赣州泄火的小巷子,赣州老街的安静弄堂

发布时间:2025-11-05 06:40:37 来源:原创内容

赣州泄火的小巷子

说起赣州的老巷子,总让人想起那些藏在繁华背后的安静角落。尤其是那些被称为"泄火的小巷"的地方,可不是字面上理解的意思。在赣州方言里,"泄火"更像是说找个地方静静心、顺顺气。你想想,在大太阳底下走累了,忽然拐进一条阴凉的小巷,那股子凉丝丝的风吹过来,是不是感觉心里的烦躁都被带走了?

我上次去的是灶儿巷,那青石板路被磨得发亮,两边斑驳的墙壁上爬着绿油油的藤蔓。有个老爷子坐在自家门槛上摇着蒲扇,看见我这个生面孔,笑眯眯地问:"来找凉快的?"我点点头,他接着说:"这条巷子东南向,夏天刮穿堂风,比吹空调还舒服。"

往巷子深处走,真的能感觉到那股自然风,带着点老房子特有的木香味。墙角的青苔长得正好,几盆茉莉花在窗台上开着。住在巷子里的陈阿姨正从井里打水浇花,她说这条巷子冬暖夏凉,叁伏天在家里都不用开电扇。她家堂屋的门敞着,穿堂风把竹帘子吹得轻轻晃动,看着就凉快。

老街的烟火人情

转到南市街那一带,又是另一番景象。虽然也在老城区,但这儿更生活化。下午四五点钟,巷口卖豆腐脑的叁轮车准时出现,住在巷尾的孩子会端着碗跑来打豆浆。修鞋的李师傅总是在老槐树下摆摊,他说在这干活不图赚钱,就图个街坊邻居能坐下来聊聊天。

有个细节特别有意思——几乎每家屋檐下都挂着风铃,有的是竹子做的,有的是旧钥匙串成的。微风路过时,整条巷子响起细细碎碎的声音,像在说悄悄话。开茶馆的老周告诉我,这些风铃不光是装饰,晚上还能防小偷。"不过现在治安好了,就是留着当个念想。"他边说边给我泡了壶本地茶。

我在巷子里转了整个下午,发现这些老巷子虽然挨得很近,但各有各的性格。有的巷子窄得只能过一个人,两侧墙壁快贴在一起;有的忽然豁然开朗,露出个小天井;有的弯弯曲曲,走几步就是个拐角,永远猜不到前面会遇见什么。

天色渐晚时,巷子里飘起饭菜香。谁家在炒辣椒,呛得路过的人直咳嗽,却让人莫名觉得亲切。木窗户一扇扇亮起暖黄的灯,有个奶奶在窗口喊孙子回家吃饭。这些日常的声响和气息,让老巷子活了起来。

要离开时又经过灶儿巷,下午遇见的那个老爷子还在,他指着巷子尽头说:"你看,夕阳正好打在墙头,每天这个时候最好看。"确实,金色的余晖把青瓦染成了暖色调,几只麻雀在电线上排排站。我突然明白为什么人们总爱来这些巷子走走——在这里,时间好像走得慢些,让人能把心情收拾妥当再重新出发。

这些藏在城市肌理里的老巷子,就像生活的缓冲带。无论带着怎样的心情走进去,出来时总会轻松几分。也许这就是赣州人说的"泄火"——不是消灭什么,而是让一切慢慢沉淀,回归它该有的样子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