荆州男生和女生一起差差,校园生活里的点点滴滴
操场的梧桐叶飘到第叁圈的时候,我终于注意到前排那两个总凑在一起的背影。男生叫李航,女生是陈小雨,都是荆州本地人。他俩每天下午自习课都会消失半小时,回来时一个满手粉笔灰,一个发梢沾着草屑。
有次我假装系鞋带蹲在楼梯转角,听见他们压低声音的争执。“你这样画不对,”李航声音着急,“透视关系反了。”“可我觉得斜着更有意思呀,”陈小雨咯咯笑,“差差嘛,又不是考试。”
墙角的秘密计划
后来才知道,他们在准备给班主任的生日惊喜——用教室后墙办个回忆角。李航负责版面设计,陈小雨收集照片。那两周,他们总为各种细节较劲:“标题往左挪五厘米”“这张照片该用蓝色边框”。每次争执到最后,总有个声音冒出来:“哎呀,就差差那么一点,将就下嘛。”
可他们从不将就。有回为调出理想的浅蓝色,两人混了八次颜料,直到夕阳把影子拉得老长。陈小雨突然指着墙面:“看!这个颜色在光里会变!”李航愣了几秒,突然翻出金色颜料,轻轻点染在边缘。那一刻,两个满手颜料的人相视而笑,所有的坚持都值得了。
成品揭晓那天,全班都惊呆了。墙面变成会讲故事的照片森林,每张照片旁还有手绘的对话气泡。班主任站在墙前看了很久,手指轻轻抚过那些细腻的笔触。
差差的距离刚刚好
更让我触动的是他们的相处方式。永远隔着半米距离,从来不会并肩走路,却总能在对方需要时恰好出现。李航搬画具箱,陈小雨会“顺手”扶住门框;陈小雨够不到高处,李航就“刚好”经过抬手帮忙。
有次暴雨突至,他们挤在器材室屋檐下。陈小雨说起想考美院的梦想,李航安静听着,忽然指着雨幕:“看,雨滴在水洼里的圆圈,一圈套一圈,像不像你画的那张毕业设计?”那一刻,两个身影在雨声里显得格外安宁。
后来我渐渐明白,有些默契不需要形影不离。就像他们总说的“差差”——不是将就,是留一点空间让美好生长;不是完美,是让每个不同都能被包容。这种恰到好处的距离,反而让他们的合作格外融洽。
现在每次路过空荡荡的教室,我还会想起那两个为调色争执的傍晚。其实青春里最珍贵的,未必是轰轰烈烈的故事,而是有人愿意陪你一起,把某件小事做到极致。哪怕最后成品仍有瑕疵,哪怕总是差差那么一点点,但共同投入的那些时光,早已让平凡的校园生活闪闪发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