乐山私人工作室快餐,乐山个人定制简餐服务
乐山这座悠闲的小城,总能给你些意想不到的惊喜。那天朋友神神秘秘地跟我说,发现了个好地方,不是大饭店,也不是连锁店,而是一家藏在居民楼里的“乐山私人工作室快餐”。起初我还纳闷,私人工作室和快餐,这两个词儿怎么能扯到一块儿去?
顺着朋友给的地址找过去,还真不太好找。没有醒目的招牌,只有单元楼下一块小小的木牌。推门进去,里面就四张桌子,布置得像家里的客厅,温馨简单。老板娘是个戴眼镜的年轻姑娘,正端着两盘菜从厨房出来,热腾腾的香气瞬间飘满了整个屋子。
这里的门道
我好奇地翻着菜单,发现选择不多,但都是些家常菜。老板娘擦擦手走过来,笑着说:“我们这儿没什么花哨的,就是每天买最新鲜的菜,做什么你们吃什么。”这话听着就实在。她接着说,虽然叫快餐,但每份都是现点现做,跟那些提前做好保温的快餐完全两码事。
正聊着,我们的菜上来了。一份回锅肉,一份麻婆豆腐,两碗米饭。回锅肉切得薄薄的,微微卷曲,闪着油光;麻婆豆腐红彤彤的,花椒面撒得恰到好处。尝一口,就是那种小时候在家吃到的味道,锅气十足。老板娘在一旁说:“火候很重要,炒菜得用猛火,才能把味道逼出来。”这大概就是私人工作室的独特之处——老板和厨师往往是同一个人,对味道有自己的执着。
吃着吃着,我又琢磨起菜单上“乐山个人定制简餐服务”这一行字。原来,这里还真的能定制。有个常客对味精过敏,老板娘就记得每次都不放味精;还有个附近上班的小伙子胃不好,他的饭总是特意煮得软一些。这种细心,是大饭店给不了的。
第二次去的时候,我提前打了个电话,说想吃点清淡的。老板娘在电话那头想了想,说:“今天有刚摘的青菜,给你做个清炒时蔬,再蒸条鱼怎么样?”这种沟通方式很舒服,就像跟朋友商量晚饭吃什么。
这种乐山个人定制简餐服务的模式,似乎在小城里悄悄流行起来。另一条街上也开了一家类似的工作室,主打的是养生汤品。老板是个中年大叔,每天限量叁十份,卖完就收工。他说这样做虽然赚得不多,但每一份都能保证品质。这种经营理念,倒也挺有人情味的。
坐在工作室里慢慢吃着,看着窗外老街上来来往往的人。这种吃饭的方式,让人不自觉地放慢了节奏。你不用纠结于菜单上那些花里胡哨的菜名,也不用担心厨师是不是敷衍了事。在这里,吃饭变成了一件简单而踏实的事情。
老板娘得空时,会坐下来跟客人聊几句。她说自己喜欢看客人吃完饭后满足的表情,这比赚多少钱都让人开心。我想,这大概就是这些私人工作室存在的意义——在效率和规模至上的时代里,保留一点点对味道的坚持,一点点人与人的温度。
从那以后,我成了这里的常客。每当想吃一顿舒心的饭,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到这里。它可能没有米其林星级,也没有豪华装修,但它有一份恰到好处的家常味道,和一份难得的用心。在这个什么都讲究快的世界里,能找到一个愿意为你慢下来的人,实在是不容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