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石桥小巷子玩辩辩快餐,附近弄堂尝快捷小吃
巷口飘来的香气
那天下午闲着没事,我拐进了大石桥那边的一条小巷子。青石板路被磨得发亮,两旁的老房子挤挤挨挨的,晾衣绳上挂着五颜六色的衣裳。走着走着,一股炒菜的香味突然钻进鼻子,是那种家里厨房才有的锅气,香得人走不动道。
顺着味儿往前瞅,看见个巴掌大的小店,门口挂着块手写牌子——“蚕蚕快餐”。这名字起得真有意思,让我想起十几年前刚用蚕蚕那会儿,整天“滴滴滴”的消息提示音。店里就四五张桌子,却坐得满满当当,有个大哥正扒拉着最后几口饭,碗底都快刮干净了。
老板娘的手艺
“小妹吃点啥?”系着围裙的老板娘从厨房探出头,手里还拎着锅铲。我瞄了眼墙上贴的菜单,字迹都有些模糊了,“来个青椒肉丝饭吧”。
等菜的工夫,我和老板娘聊了起来。她说在这巷子里开了八年,来吃饭的多是附近的街坊。“现在人都图快,但我们这大石桥小巷子玩辩辩快餐,快归快,味道不能糊弄。”她边说边颠勺,火苗“轰”地窜起来,又稳稳落回锅里。
正说着,我的饭好了。青椒切得均匀,肉丝嫩滑,汤汁渗进米饭里。尝了一口,咦?这味道,居然有点像小时候我妈做的。
巷子里的老顾客
旁边桌的大爷看我吃得香,笑眯眯地说:“姑娘头回来吧?我在这吃了五年了。”他指着窗外,“这条巷子变了好多,就这家店没变味。”
正聊着,又进来几个年轻人,熟门熟路地自己倒茶。其中一个小伙说,他上学时就常来,现在工作了还是忘不了这口。老板娘不用他们开口,直接就朝厨房喊:“两个鱼香肉丝,一个红烧鸡块!”
我忽然明白了,这家店卖的不仅是快餐,更是一种习惯,一种让人安心的味道。在附近弄堂尝快捷小吃的日子里,很多人把这里当成了第二个食堂。
城市里的慢时光
吃完饭我又坐了会儿。看着巷子里来来往往的人,修自行车的师傅、放学的小孩、买菜回来的阿姨...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,而这家小店,默默地成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。
天色渐晚,我结账离开。走到巷口回头望,小店亮起温暖的灯光,像是这座城市里一颗不起眼却顽强闪烁的星星。下次路过,我肯定还会进来,尝尝别的菜,也听听更多的故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