胶州附近300块钱的爱情,胶州300元情感故事
那个傍晚的相遇
胶州的夏天总是带着咸咸的海风味,我坐在公交站的长椅上,看着远处工地的塔吊缓缓转动。口袋里还剩叁百多块钱,是我在附近物流园做临时工攒下的。这时她拖着行李箱走过来,帆布鞋沾满了灰尘。“请问,这趟车去不去老城区?”她的声音很轻,像快要融化的冰淇淋。
后来我们挤在最后一排座位上,她说到胶州找亲戚没找到,钱包还被偷了。说着说着眼圈就红了。我攥着口袋里那叁张钞票,手心不停出汗。“先找个地方住吧。”这句话脱口而出时,连我自己都愣住了。
叁百块的夜晚
小旅馆的老板娘打量着我们,递来一把系着塑料牌的钥匙。房间很小,但能看到远处的海。我们分着吃了便利店买的面包,她突然笑出声:“这算不算最便宜的约会?”窗外霓虹灯闪烁,她的眼睛亮晶晶的。那晚我们聊到凌晨,她说想开家花店,我说打算去学电焊。叁百块钱换来的这个夜晚,比想象中要长得多。
第二天我送她去车站,买了车票后,剩下的钱刚好够买两个煎饼果子。她上车前塞给我张纸条,上面画着朵歪歪扭扭的玫瑰花。后来我常想,或许这就是胶州附近300块钱的爱情最真实的样子——短暂却足够温暖人心。
现在每次路过那个公交站,都会想起那个夏天。她后来真的开了花店,朋友圈里常看到她插花的照片。而我成了船厂的焊工,蓝色的焊花像极了那年夜空的星星。这段胶州300元情感故事教会我,有些相遇不需要很多钱,但需要刚刚好的勇气。
去年冬天收到她寄来的明信片,背面写着:还记得那个叁百块的夜晚吗?我回复说记得,永远都会记得。在胶州这片土地上,每天都有类似的胶州附近300块钱的爱情正在发生,或许不够完美,但足够让人在往后的岁月里反复回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