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宾品茶教室工作坊,宾客茶艺体验课堂
您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?朋友来做客,想泡壶好茶招待,却不知道怎么介绍茶叶,手忙脚乱地生怕怠慢了对方?上个月我就遇到了这样的事,当时真有点尴尬。不过最近参加的这个来宾品茶教室工作坊,可算是帮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。
走进那间茶室,淡淡的茶香就飘了过来,整个人不自觉地就放松下来了。老师没有一上来就讲那些高深的理论,而是笑着问我们:“大家觉得什么样的茶才算好喝?”这个问题一下子就把我们问住了——有人觉得价格贵的就是好的,有人偏爱某种固定的口味。老师点点头,拿起两个看似一样的盖碗:“其实啊,适合自己、能让心情愉悦的茶,就是好茶。今天咱们就像朋友聊天一样,慢慢品,慢慢感受。”
原来泡茶有这么多讲究
第一道茶是清香型的铁观音。老师示范温杯、投茶、注水这一连串动作,看着简单,自己上手才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。水温高了,茶汤涩了;注水猛了,香气散了。我正觉得有点挫败,旁边一位阿姨笑着说:“我这都第叁次来了,每次都有新体会。你看,手腕要再放松一点。”她手把手地教我调整姿势,果然泡出来的茶汤柔和了许多。
这种感觉很奇妙——明明是不认识的人,因为一杯茶就熟络起来了。我们互相品尝彼此泡的茶,有人说你的这杯更甜,有人说他的那杯香气更持久。老师就在旁边看着,偶尔点拨一两句:“每个人手法不同,泡出来的茶就有不同的性格,这才是最有趣的地方。”
第二泡我们尝了熟普。深红的茶汤在白瓷杯里特别好看,喝下去暖暖的。老师让我们先闻香,再小口品尝。“别急着咽下去,”她轻声说,“让茶汤在口腔里停留片刻,感受它从舌尖到喉咙的变化。”我照着她说的做,真的品出了米汤般的糯香,还有一丝丝甜味在喉间回荡。这种感觉,和平时牛饮解渴完全不同。
茶香里的温暖时光
最让我感动的是中场休息时的情景。大家自然而然地聚在一起聊天,有位年轻的上班族说,她来这里是希望学会后能给加班中的同事们泡杯好茶,缓解工作压力;另一位退休的大叔则说,他想在家里布置个茶席,等儿女周末回来时,能一家人静静地喝喝茶、说说话。
我突然明白了,这个宾客茶艺体验课堂教的远不止是泡茶技巧。它更像是在教我们如何通过一杯茶,搭建起人与人之间温暖的桥梁。在现代生活快节奏的缝隙里,创造出那么一小段专注、安宁的时光。
后半程我们学习了如何为客人搭配茶点。老师拿出几样简单的点心:原味饼干、淡盐苏打、微甜的山楂糕。“搭配的原则是相辅相成,不要互相抢味。”她让我们尝了茶之后再吃不同的茶点,感受味道的变化。没想到一块普通的苏打饼干,配上醇厚的普洱,竟能激发出坚果的香气,这个发现让大家都兴奋不已。
临走时,工作坊送了我们每人一小包茶叶。老师说:“回去后,找时间泡给家人朋友喝吧。把今天这份惬意的心情也传递给他们。”我小心地收起茶叶,心里已经开始盘算着这个周末要邀请谁来家里品茶了。或许,我也可以布置一个简单雅致的茶席,像今天这样,不急不躁地,为在乎的人认真泡一壶好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