乌鲁木齐火车站有泄火的地方吗,附近哪里可以泄火
初到乌站,真有“泄火”处?
刚下火车那会儿,我拖着行李箱站在乌鲁木齐站南广场,八月的太阳晒得人头皮发烫。身后是川流不息的旅客,前面是等着拉客的出租车司机,空气里飘着烤包子和尘土混杂的味道。手机突然震动,朋友发来消息:“找到地方泄火没?”这话问得我一愣——在新疆待过的人都知道,“泄火”其实是个挺有意思的词。
记得第一次来乌鲁木齐时,我也闹过笑话。当时问本地同事哪儿能“泄火”,对方笑着指路:“往前走两百米,巴郎子开的店正合适。”结果我按图索骥,找到的居然是家摆着巨大铜壶的茶馆。穿白褂子的老师傅正在冲调茶水,玫瑰花瓣在沸水里舒展,他抬头一笑:“茯茶还是玫瑰花茶?降火最好。”后来才明白,在新疆方言里,“泄火”往往真就是指消暑解热。
要说乌鲁木齐站周边,能让人静下心来“泄火”的地方还真不少。出站往左拐,有家开了十几年的老茶馆,总能看到戴着白帽子的老爷爷坐在葡萄架下,捧着一碗加了冰糖的砖茶慢慢呷。跑长途的司机喜欢在这儿歇脚,说喝两碗茶比吃降火药管用。老板阿不都常在柜台后敲计算器,偶尔抬头插句话:“心静自然凉嘛,着急上火的时候,坐下来喝碗茶就好。”
再往前走两个路口,有排小吃摊格外热闹。卖西瓜的维吾尔族大叔刀法精准,切开的瓜瓤红得诱人。叁块钱一大块,站在摊前啃完,清甜的汁水顺着下巴流,那股子燥热真就随着瓜汁流走了。隔壁摊子的酸奶粽子也值得试试,冰凉的自酿酸奶浇在糯米饭上,撒点白芝麻,酸甜沁凉。常看见刚下火车的游客在这排队,吃完长舒一口气:“这下舒坦了。”
其实在乌鲁木齐站转悠多了,会发现真正的“泄火”不只在吃喝。候车厅二楼有个观景台,傍晚时分能看到天山轮廓映在晚霞里。很多等车的旅客会在这儿站一会儿,看着远山沉默,列车驶过时带起的风拂过脸颊。上次遇见个山东来的大哥,他说每回等车都要来这儿发呆十分钟:“看着雪山心里就静了,比喝凉茶还管用。”
站前广场的夜市亮灯后又是另一番光景。烤羊肉的烟雾袅袅升起,卖果脯的摊主用夹生普通话招呼客人,玩滑板的孩子从人群中穿梭而过。坐在卖格瓦斯的摊位前,听着周围天南地北的方言,突然觉得所谓“泄火”,或许就是给自己找个喘息的空隙。就像那位总在夜市转悠的保安说的:“人啊,停下来喝口水,看看风景,火气就消了一半。”
现在要是再有人问我乌鲁木齐站哪有“泄火”的地方,我会建议他去尝尝五块钱一碗的手工酸奶,或者找个茶摊坐半小时。当然,要是赶时间,就在出站时买杯冰镇卡瓦斯,甜中带苦的滋味划过喉咙的瞬间,你会明白在这座车站,“泄火”从来不是件难事。毕竟在这片土地上,人们早就懂得如何与炎热和睦相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