化州耍女娃,化州游女童

发布时间:2025-11-04 18:04:09 来源:原创内容

化州的夏天总是来得特别早,五月的日头已经能把人晒出一身汗。我蹲在村口老榕树下,看几个扎着羊角辫的小丫头跳格子,忽然想起小时候姑婆常念叨的那句老话:"化州耍女娃,耍的是灵气,养的是性情。"

隔壁阿婆摇着蒲扇凑过来:"现在城里人管这个叫'化州游女童'喽,其实还是咱们老祖宗传下来的老法子。"她指着远处田埂上追逐蜻蜓的小身影,"瞧见没?女娃娃们这么跑跑跳跳,比关在屋子里强多了。"

田间地头的童年趣事

要说这化州耍女娃的讲究,可不止是玩闹那么简单。清晨露水还没干的时候,小姑娘们就拎着小竹篮出门了,说是去摘野菜,其实更像是在田野里上课。哪种草能入药,哪片蘑菇不能碰,老辈人都是在玩耍间手把手教给她们的。

我记得表姐家的小孙女去年还怕生得很,现在跟着村里孩子漫山遍野地跑,整个人都开朗多了。那天看她赤脚在溪水里摸田螺,裤腿卷到膝盖,小脸红扑扑的,忽然就明白了什么叫"在天地间长大"。

这种化州耍女娃的方式,倒让我想起现在城里流行的自然教育。不同的是,我们这儿从来不用刻意安排,生活本身就是课堂。孩子们在嬉闹中认得了二十四种野果,分得清东南西北风,这些本事都是课本里学不来的。

老手艺里的新传承

晌午太阳毒辣的时候,女娃娃们就聚在祠堂的阴凉处,跟着七姑八姨学做手工。编竹编、剪纸花、搓麻绳,这些老手艺现在倒成了新鲜玩意儿。李家的二丫头前些天用狗尾巴草编了个小笼子,居然装住了叁只萤火虫。

要说这化州游女童最让人欣慰的,是看到了传统在悄悄延续。王奶奶教小姑娘们绣香囊时总说:"针脚要密,心要静。"这话听着是教手艺,细想却是在教做人。现在年轻人总说减压,其实这些老法子才是真管用。

傍晚炊烟升起时,村道上都是各家唤孩子吃饭的声音。那些满身尘土的小姑娘们,揣着一天的战利品往家跑——可能是几颗野山楂,也可能是用草茎串起的蚂蚱。这样的化州耍女娃,养出来的是对生活的热乎劲儿。

看着她们的身影,忽然觉得这片土地上的童年从未走远。虽然时代在变,但化州游女童带给孩子们的快乐,还是那么实实在在。或许这就是为什么,很多在外打工的父母,总愿意在暑假把孩子送回来待上一阵子。

夜色渐浓,蛙声四起。明天太阳升起时,又该听见女娃娃们银铃般的笑声在田埂上飘荡了吧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