阜阳火车站小巷子200块一次,邻近街巷200元一次

发布时间:2025-11-06 07:32:16 来源:原创内容

那天路过阜阳火车站,听见两个大叔在出站口聊天,说巷子里的旅馆便宜。我顺嘴问了句多便宜,对方眨眨眼说两百块就能住一晚。这价格在火车站周边确实算少的,不过我心里直打鼓——这么便宜能住人吗?

拖着箱子往西走了百来米,果然看见几条窄巷子。电线在头顶缠成乱麻,旧空调外机滴滴答答漏水。巷口宾馆的招牌褪成粉色,玻璃门上贴着"特价200元",胶带边角都卷起来了。

巷子里的生意经

前台大姐正磕瓜子,头也不抬递来钥匙:"押金五十,退房时记得要。"房间在走廊尽头,墙皮掉得斑斑驳驳。刚放下行李,就听见隔壁电视声大得像在耳边放。伸手摸了下被褥,潮乎乎的带着霉味。

卫生间瓷砖缝发黑,热水器要反复拍打才出水。倒是发现个有趣现象——这片的旅馆几乎都标着相同价位。斜对面那家"便民旅社"明明装修新些,居然也挂二百块。老板娘在门口织毛衣,像是看穿我的疑惑:"这价格多年没变啦,贵了没人来。"

夜里饿了下楼找吃的,撞见常住的房客老李。他蹲在巷口抽烟,说在这片跑了十几年运输。"别看条件差,对我们这些清早赶火车的特别合适。钟点房更划算,躺四小时才八十。"

巷子深处还有几家没招牌的民宿,老板娘直接站在路灯下招揽客人。有个穿工装的大哥正讨价还价:"一百五行不?我就睡五小时。"最后达成一百八,两人前一后消失在楼道里。

清晨六点被火车汽笛吵醒,巷子已经活过来了。拉货的叁轮车哐当哐当响,早点摊的蒸笼冒着白汽。前台在办退房,有个小伙子正为超时半小时多付十块钱。我忽然理解这种生存在缝隙里的经营方式——对于半夜到站的旅客来说,星级酒店太远,这里反倒成了刚需。

巷口修鞋匠老周在这摆了二十年摊,他说见过拖着蛇皮袋来找便宜住处的农民工,也见过错过末班车的学生仔。"前年还有个穿西装的小老板,公司破产后在这儿住了半个月。"

结账时发现钥匙扣上挂着平安符,大姐摆摆手说是女儿去寺庙求的,每个客人都有。捏着那个红色小布袋走出巷子,火车正在站台拉响汽笛。两百块的房间确实称不上舒适,但或许对许多人来说,这片巷子就像深夜里亮着的那盏灯,虽然昏暗,总归是个能歇脚的地方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