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邡火车站附近站街,邻近区域街边见闻
傍晚时分的车站光景
五月的晚风带着点黏糊糊的热气,我揣着相机在什邡火车站附近溜达。说实话,这地方和我想象中不太一样——既没有想象中的杂乱,也不是特别整齐。出站口斜对面有家亮着暖黄色灯牌的小超市,门口塑料凳上坐着个摇蒲扇的大爷,眯着眼睛看来往的行人。叁轮车师傅把车停在树荫底下,捧着搪瓷缸子慢悠悠地喝水。
往西走两百米左右,景象就不同了。沿街开着不少小餐馆,麻辣烫的香味混着炒菜的锅气飘过来。有个系着围裙的老板娘正站在店门口剥蒜,手速快得让人眼花。她抬头看见我,笑着招呼:“吃饭不?今天有新鲜的毛血旺。”我摆摆手,她也不恼,继续低头忙活手里的活儿。这种随意又温暖的烟火气,倒是比冷冰冰的高铁站更让人放松。
再往前是个老旧的居民区,巷子窄得只容两人并肩。墙上爬满了绿油油的爬山虎,几个小孩正在巷口踢毽子,笑声清脆得很。有个穿印花衫的大婶拎着菜篮子从旁边经过,嘴里念叨着:“慢点跑,看摔着!”这邻近区域的街边见闻,就像是把生活最本真的样子摊开给你看,不修饰,也不遮掩。
市井生活的温度
转过街角,发现个有意思的场景——四五家小吃摊紧挨着,形成了个微型夜市。卖狼牙土豆的阿姨动作麻利,切好的土豆下锅时刺啦一声,香味瞬间就窜出来了。旁边卖冰粉的小哥边舀红糖水边和熟客聊天:“今天这么晚才下班啊?”
我找了张塑料凳子坐下,要了碗凉面。掌勺的老板和我搭话,说他们在这片摆摊七八年了。“火车站改建那会儿,我们还担心没生意呢。”他往面里多加了一勺花生碎,“结果你看,老顾客照样来。”他说这话时,脸上带着点小自豪。这大概就是街边见闻里最动人的部分——无论城市怎么变,总有些东西稳稳地扎根在生活里。
天色完全暗下来时,路灯一盏盏亮起。那些光晕在湿漉漉的空气里化开,把行人的影子拉得老长。我看见刚才那个剥蒜的老板娘正在收晾在外面的葱,摇蒲扇的大爷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回家了。什邡火车站附近渐渐安静下来,只有偶尔经过的出租车带起一阵风。
离开时又经过那个窄巷子,踢毽子的小孩不见了,取而代之的是几个下象棋的老爷子。他们为一步棋争得面红耳赤,可嘴角都带着笑。我想起相机里拍下的那些画面——其实没什么惊天动地的故事,就是这些细碎的、真实的瞬间,组成了什邡火车站附近最鲜活的模样。而这些邻近区域的街边见闻,或许比任何旅游攻略都更能让人读懂这座小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