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夷山找个女人100米过夜,附近女性百米夜寻
夜里十点的武夷山脚下,路灯把影子拉得老长。我刚从景区大巴下来,拖着行李箱站在岔路口发呆。手机地图显示预订的民宿就在百米开外,可这黑灯瞎火的,愣是找不着北。
这时候远处传来细碎的脚步声,是个穿着当地特色布衣的大姐。“找住处呢?”她操着带闽北口音的普通话,“前面右拐,白墙黑瓦那家就是。”我道了谢正要走,她又补了句,“这阵子景区整顿,晚上要找人的话得赶早。”
百米内的夜生活
安置好行李才注意到,民宿老板在钥匙串上挂了张手绘地图。原来从玉女峰到九曲溪这一带,夜里还真有不少去处。沿着鹅卵石小路往东走,不出百米就能看见几处亮着暖光的茶肆。武夷山找个女人100米过夜这种说法,估计就是误传——人家明明说的是百米内能找到茶馆女掌柜买茶叶。
走进最近的一家茶铺,穿蓝印花布的姑娘正在焙火。她说自家从太祖母那辈就开始种茶,现在这条街上的店铺,确实大多由女性经营。“晚上来品茶的游客多,我们都习惯熬到凌晨。”她拎起紫砂壶给我斟茶,手腕上的银镯碰得叮当响。
窗外飘来九曲溪的水汽,混着岩茶的炭焙香。我忽然理解为什么会有附近女性百米夜寻的说法——在这片茶香萦绕的街区,夜里确实随处能遇见正在忙碌的茶人。
第二天跟摆渡的船工聊天才知趣。原来早些年有部老电影在这取景,里有句台词说“在武夷山百米内能找到夜归的茶娘”,传来传去竟变了味儿。现在景区特意在主要路段装了复古灯笼,就是为让夜归的游客能看清那些挂着茶旗的店铺。
那晚我坐在民宿露台上,看着百米外茶肆里忙碌的身影。她们有的在挑茶梗,有的在包装茶叶,还有个阿婆在教孙女怎么分辨岩韵。或许这就是武夷山特有的夜景——不是想象中的灯红酒绿,而是弥漫着茶香的人间烟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