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台100米内学生约,九台百米旁学子相约
这几天路过九台路,总能看到叁叁两两的学生聚在巷子口的奶茶店门口。他们有时捧着练习册讨论题目,有时只是靠在校门外的围墙边说说笑笑。我家就住在这条街对面,阳台上能清楚看见校服在百米内来回晃动的身影。
刚开始我没太在意,直到上周叁下雨。有个男生没带伞,抱着书包就往对面便利店冲,结果被淋得浑身湿透。便利店老板娘招呼他进去擦头发,还送了杯热水。那天之后,我忽然发现这条百米长的小街,藏着许多这样的温暖片段。
百米距离的双重面孔
你说这百米能有多远呢?对成年人来说不过一分钟路程,对这群学生却像另一个小天地。放学那会儿特别明显,他们会默契地在第叁个路灯柱下碰头,那儿有棵老槐树投下的阴影正好容得下四五个人。穿蓝色校服的女孩总爱把自行车靠在消防栓旁边,等穿红色运动服的同伴一起走。他们经过煎饼摊时要停留叁五分钟,阿姨会多给加个鸡蛋。
其实观察久了就发现,九台百米旁学子相约这件事,早成了他们心照不宣的约定。不需要手机发消息,四点半的夕阳斜照在便利店玻璃窗上时,该出现的人自然会出现在老位置。有个戴眼镜的男生每天固定坐在邮政局门口的台阶上背单词,直到穿粉色卫衣的女生背着画板经过,两人就一前一后走向公交站。这种默契让人想起学生时代,那时候我们也会在食堂第叁根柱子下等同学打饭。
街角修鞋的大爷有天跟我闲聊:“这些孩子啊,把这条街都走出感情了。”他指着地面深浅不一的痕迹,“那个高个子男孩总在这儿转篮球等同学,鞋底把地砖都磨亮了一块。”
藏在百米范围内的故事
最让我触动的是上周五傍晚。七八个学生突然围在小吃店门口,中间是个抹眼泪的短发女生。他们没人玩手机,就那么安静地站着。穿球衣的男生跑去买了热乎乎的糖炒栗子,另一个扎马尾的姑娘轻轻拍着哭泣女生的背。后来才知道是她养的小狗走丢了,同学们正商量着分头在附近小区贴寻狗启事。
这条百米小街见证的不仅是相约的快乐,还有互相支撑的温情。煎饼摊老板告诉我,有次几个学生忘带钱,他让先欠着。结果第二天不仅收到欠款,还有手写的感谢卡和一小袋糖果。这种纯粹的关系,在成年人世界里反而变得稀罕了。
今早我又看见那几个常约着上学的孩子,他们蹲在报刊亭边上讨论什么。走近才听见是在帮卖报纸的老奶奶修遮阳伞,有个男生正用铁丝固定伞骨。修鞋大爷朝我使了个眼色,仿佛在说:看吧,这就是咱们九台路的孩子。
黄昏时分,校服身影渐渐散去。路灯接连亮起时,我看见第叁个路灯柱下还有两个学生在比划着手势争论数学题。粉笔字迹密密麻麻画在地上,像这条街写给青春的情书。或许过几年他们会去更远的地方,但这条百米小街永远记得,有一群少年曾在这里相约走过最美好的年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