调兵山学生品茶工作室,调兵山学子茶艺活动室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7:50:46 来源:原创内容

最近路过学校后街时,发现巷子里新开了家挺特别的店——调兵山学生品茶工作室。墨绿色招牌下摆着几盆翠绿的薄荷,玻璃窗里隐约能看见茶具的反光。说真的,我第一次看见还以为是书店或咖啡馆,直到注意到门口小黑板上用粉笔写着"今日茶单:凤凰单丛"。

推开木门时,风铃清脆地响了叁声。有个戴眼镜的男生从茶海前抬起头,鼻梁上还架着半滑落的金边眼镜。"同学需要什么茶?"他手里茶壶悬在半空,壶嘴飘出栀子花似的香气。后来才知道这是文学院大四的学长,去年在市里茶艺比赛拿过金奖。

茶香里的意外收获

原本只是好奇进来坐坐,没想到在这间调兵山学子茶艺活动室找到了意料之外的放松。学长给我泡的武夷岩茶带着焙火香,喝到第叁泡居然尝出蜜糖味。他说这是"岩韵",然后笑着指正我端盖碗的姿势:"拇指和中指提碗沿,食指轻压碗盖,这样才不会烫手。"窗外梧桐叶飘到茶台上,他随手捡起夹进《茶经》里当书签。

现在每周叁下午我都会来这里,有时带着没读完的小说,有时就单纯看着茶叶在玻璃壶里舒展。工作室有条规定特别有意思——不允许讨论考试和绩点。上次听见两个物理系的同学在争论茶汤浓度,说到激动时直接在餐巾纸上演算起茶水浸出物扩散公式。

最让我惊讶的是,这里居然收藏着1985年的下关沱茶。装着老茶的陶罐用牛皮纸封着,纸上还留着当年茶庄的朱红印戳。学长说等毕业茶会那天要开封分享,现在每次路过那个茶罐,总觉得能闻到时光沉淀后的陈香。

上个月期末周,工作室搞了次通宵茶话会。凌晨两点钟,电磁炉的煮水声咕噜咕噜响着,七八个人围坐着传阅手抄的《茶具图赞》。有个女生用建盏喝龙井,突然说感觉自己像在品宋代的月光,这话引得大家纷纷举起茶杯对照灯光观察茶汤。虽然现在想起有点傻气,但那个困倦又清醒的夜晚,确实比在自习室啃书有意思得多。

最近发现工作室的茶叶罐贴上了新标签,每种茶后面都备注着适合搭配的茶点。普洱配核桃糕,碧螺春配桂花糕,这些搭配是他们通过十几次茶会试验出来的。昨天尝了用东方美人茶配的杏仁饼,茶汤里的蜜果香把坚果的油脂感化解得恰到好处。

茶盘边缘不知何时被磨出了温润的包浆,总让我想起那些在此停留过的年轻手掌。或许毕业后某天,当我在别的城市泡茶时,还会想起这个总飘着茶香的小空间,想起那些在茶汤里慢慢沉淀的校园时光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