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阳附近500块钱的爱情,德阳周边五百元的情感故事
德阳老城墙根下,老陈把叁轮车停在梧桐树荫里,撩起汗衫擦把脸。后视镜上挂着的平安符还是十年前那个女人送的,穗子都褪色了。
我递给他一瓶冰红茶,他拧开盖却没喝,望着广场上跳舞的人群突然说:"五百块,就买了半辈子惦记。"
那辆绿皮火车
2003年腊月,老陈在德阳站台执勤时遇见阿秀。她攥着皱巴巴的车票,行李袋裂了口子,柑橘滚了一地。"同志,到绵阳的票能不能补?"她眼睛红得像哭过,口袋里总共就剩五百块钱——那是她退婚离家时,母亲偷偷塞的压箱底。
老陈帮她补了票,又往她行李袋塞了叁百。阿秀到绵阳投奔表姐学理发,每个月都会坐火车来德阳还钱。每次五十,用信封装着,有时附几颗薄荷糖。第六次还钱那天,老陈抓住她手腕:"别还了,剩下的当我入股你的理发店。"
发廊开在绵阳老街,叫"秀陈理发"。老陈休班就去帮忙洗头,阿秀给他织毛衣,针脚细密得像要把日子也织得严丝合缝。可某个清明后她再没出现,表姐只说阿秀跟着家人去了南边。后来老陈才知道,那年她父亲肝癌,家里给她定了亲换彩礼。
叁轮车顶棚被雨打得噼啪响,老陈从旧钱包里抽出张泛黄收据:"看,她去年托人带回的五百块。这女人啊,非要算这么清楚。"
广场舞跳的是旧时光
文化宫广场东角,林姐的玫红色舞鞋特别扎眼。她领舞的《茉莉花》总能吸引最多围观,尤其是那个总坐在石凳上的穿灰夹克的男人。
"每支舞他都录视频,手机举得特别稳。"林姐边整理腰间的蓝牙音箱边说。直到某天她崴了脚,男人才慌张跑来——从帆布包里掏出的竟是二十年前的紫药水。"我认得这瓶子,"林姐突然笑了,"2002年你在石刻公园也给我上过药。"
原来当年她在公园教交谊舞,五块钱一课。刚工作的男孩交了十次学费却只来叁回,后来被分配到县里变电站。临走那晚,他们坐在如今广场的位置,那时还是油菜花田。他留下五百块钱说:"等我调回市里。"
结果这一等,他结婚生子又离异,调回德阳已是中年。现在他每天来看广场舞,录像发给乡下的老母亲看。"老太太总问,当年那个跳舞的姑娘还在不在。"
音响切换到《夜来香》,林姐把矿泉水瓶递过去:"喂,现在学舞涨价了,五百块只能学八节。"男人拧开瓶盖先递回来:"那我先交十节的。"
五百块钱的爱情
旌湖边的夜市摊,小宋的麻辣烫摊子亮着橙黄的灯。总在收摊前来的姑娘这次带着行李箱,"要半份藕片,多放花椒。"她声音哑着,"毕业后回成都,以后吃不到这么正宗的了。"
小宋多抓了把虾饺,突然说:"其实你第一次来我就注意了,总是一个人看手机傻笑。"后来姑娘常来,有次手机没电借他充电宝,充好电却发现男友出轨的短信。"那天她对着辣椒碗掉眼泪,"小宋翻动着土豆片,"我把'伤心辣度'调淡了一半。"
最后那碗麻辣烫小宋没收钱,却塞给姑娘五百块现金。"不是送你的,"他认真包好香油碟,"入股你在成都开的分店。"姑娘愣住时,他补充道:"我下半年就去成都找铺面。"
现在小宋的微信置顶是个叫"成都分店筹备组"的对话,最新消息是姑娘发来的铺面照片。他给我看时特别放大角落里的双人行李箱:"她说五百块占股49%,这买卖划算吧?"
晚风裹着花椒香掠过旌湖,德阳的夜晚总藏着些没说完的话。或许感情从来不是标价的商品,而是像老陈车铃铛里的铜片,摩挲久了,自然泛起温润的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