桦甸火车站300一次,桦甸车站服务300一回
桦甸火车站人来人往,电子屏上红色数字不停跳动。一位背着帆布包的大叔蹲在出站口的花坛边,手里攥着张皱巴巴的纸条,上面写着"桦甸车站服务300一回"。他皱着眉头打量每个路过的人,嘴里嘟囔着:"这价钱,能是真的吗?"
我刚把行李放在地上,他就凑过来压低声音问:"小姑娘,要坐车不?叁百块直接送到家门口。"他指了指远处那排等着拉活的车,"都是这个价,童叟无欺。"我顺着他指的方向看过去,七八辆私家车在站前广场停着,司机们叁叁两两聚在一起聊天。
站前广场的明码标价
广场角落有个穿着旧夹克的中年人正帮客人把行李箱塞进后备箱。那是个褪了色的黑色行李箱,轮子都磨秃了。客人是个年轻女孩,不停地问:"确定叁百吗?不会到半路加价吧?"司机抹了把汗,笑道:"在桦甸火车站干这么多年,都是这个价。你看我这车上还贴着价目表呢。"
我走近了些,果然看见车窗右下角贴着张塑封的纸,上面清清楚楚印着"桦甸火车站300一次"。字迹有些模糊,看来贴了很久。这时旁边有个抱着孩子的妇女插话:"去年还二百八呢,今年都涨到叁百了。"司机一边关后备箱一边摇头:"油价涨得厉害,我们也要吃饭啊。"
有个戴眼镜的年轻人正在跟另一个司机讨价还价:"能不能便宜点?我就到前面那个小区。"司机摆摆手:"都是这个价,桦甸车站服务300一回,近的远的都一样。要是去乡下,还得加钱呢。"年轻人还想说什么,司机已经转身去招呼别的客人了。
我在站前转了转,发现这里像个自成一体的小社会。有专门维持秩序的管理员,有固定停车位,甚至还有个小本子记录着每辆车的出车时间。管理员老张说:"这些司机都是本地人,知根知底的。要是遇到乱收费的,你直接来找我。"他掏出手机给我看群聊,"现在都透明化了,桦甸火车站300一次,这是规矩。"
正说着,突然下起雨来。司机们纷纷从车里拿出备好的大伞,小跑着去接刚出站的旅客。雨水打在站前广场的地砖上,溅起细密的水花。有个司机把伞全倾向旅客那边,自己的半边身子都淋湿了。等把旅客送上车,他抹了把脸上的雨水,又赶紧回到出站口等着。
那个戴眼镜的年轻人最后还是坐上了车。他摇下车窗对我说:"算了,这大下雨的,叁百就叁百吧。总比在雨里拖着箱子强。"车子缓缓启动,尾灯在雨幕中渐渐模糊。站前的时钟指向晚上九点,但还有不少司机在等着最后一班火车。
管理员老张给我倒了杯热水,望着雨中的站前广场说:"这些司机也不容易,半夜叁更的在这里等着。有时候一晚上都拉不到几个客人。"他指着一个正在吃泡面的司机,"那是老李,家里两个孩子上学,全指望他开车的收入。"
雨渐渐小了,又一趟火车到站。司机们立刻打起精神,纷纷站到出站口的位置。那个背着帆布包的大叔成功揽到一个客人,正热情地帮对方提着行李。在桦甸火车站昏黄的灯光下,"桦甸火车站300一次"这句简单的话,似乎承载着很多人的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