聊城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,车站旁的小巷子

发布时间:2025-11-02 17:34:36 来源:原创内容

聊城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,我从出站口一抬头就看见了。那巷口窄窄的,夹在两栋老楼中间,要是不留心,可能就当成普通居民区走过去了。可我每次回来,都忍不住先朝那边望一眼——好像不看这一眼,就不算真正到家。

巷子不深,走进去也就百来米。脚下的石板路磨得发亮,坑坑洼洼的地方积着前两天的雨水。阳光从两侧屋檐的缝隙里漏下来,在墙上投出明明暗暗的光影。巷子实在很窄,对面阳台晾的衣服都快碰到一块儿了,偶尔还能闻到谁家飘出来的炒菜香。

巷口修鞋的老张是我爸那辈人,我去拿鞋,他头也不抬:“回来啦?你爸前两天还说你要回来。”我在他这儿修了十几年鞋,他记住的不只是我鞋的尺码。

再往里走,是王阿姨开的小卖部。绿色木门,玻璃柜台,连招牌都褪了色。我小时候常来这儿买五毛钱的冰棍,现在她看见我,还是会抓把糖塞过来,说我又瘦了。她店里还留着老式冰柜,嗡嗡作响,和叁十年前一样。

车站旁的小巷子藏着太多故事

巷子最里头有家理发店,老师傅姓李,用的还是手动推子。我上大学前在他那儿理了个寸头,他当时说:“走出去就难得回来剪一次喽。”果然,这些年我只能在城市发廊剪一两百块的头发,却再没找回那种踏实。

其实巷子也在变。去年回来,发现墙上钉了“历史街区”的牌子;今年多了两家奶茶店,装修得亮堂堂的。但炒栗子的香味还在,街坊见面打招呼的方式也没变——“吃了吗?”“今儿天气不错。”

站在巷子中间往火车站方向看,能看见新建的候车大厅,玻璃幕墙亮闪闪的。但转过身,巷子依然安静地待在那里,像被时间忘了带走。我突然想,也许不是巷子没变,而是我们都需要这么一个地方——无论走多远,回来时它还在老地方等着,用最熟悉的样子对你说:到家了。

巷子尽头那棵老槐树,比我记忆里又粗了一圈。树荫下几个老人在下棋,我认出其中一位是小学看门的陈大爷。他看见我,抬手挥了挥,继续盯着棋盘。这个午后,车站广场上人来人往,喇叭里播报着车次信息,而这条小巷子却有自己的节奏,不慌不忙的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