樟树附近100块钱的爱情,樟树旁百元情缘
樟树下的石板凳坐着对年轻男女,女孩捧着杯奶茶,男孩手里攥着两张皱巴巴的电影票根。晚风把樟树叶吹得沙沙响,叶片偶尔飘落在女孩发梢,男孩就轻轻帮她拈掉。
“下个月发工资,咱们去江边那家西餐厅吧?”男孩声音里带着试探。女孩咬着吸管笑了:“在这儿就挺好呀,二十块的奶茶,叁十块的电影,剩下五十还能吃两碗牛肉面。”她指了指头顶的樟树,“这棵树看着比西餐厅的吊灯舒服多了。”
百元钞票的重量
其实谁不向往更好的生活呢?只是在这座城市里,刚毕业的年轻人兜里能自由支配的,往往就是那么几张钞票。小雅在奶茶店打工,阿明送外卖,两人租着老城区最便宜的单间。有回他们认真算过账,刨开房租水电,每周能约会的预算刚好一百块。
起初也沮丧过。看着朋友圈里晒的高级餐厅,小雅会悄悄把手机屏熄灭。但阿明总说:“等以后...”后来他们发现,樟树附近藏着不少惊喜。转角书店的二手书架可以免费看半天,公园长椅是观日落的最佳位置,便利店关东煮的热气在冬夜格外温暖。
真正的樟树附近100块钱的爱情,或许就是知道有限制,却能在限制里找到无限可能。就像那棵樟树,根系被石板限制着,反而把枝叶伸展得更茂盛。
樟树见证的日常
他们的约会路线渐渐固定下来。周五傍晚在樟树下碰头,有时候小雅会带两支批发市场买的向日葵,有时阿明揣着热乎乎的糖炒栗子。然后沿着栽满樟树的老街慢慢走,在第叁个路口右拐,有家投影仪会卡顿的小影院。
最难忘的是某个暴雨夜。两人挤在樟树旁报刊亭的雨棚下,雨水顺着棚沿哗哗流成水帘。阿明突然跑进雨里,回来时举着用塑料袋包好的烤红薯。“今日特供,”他头发滴着水,“高级餐厅可没这道菜。”小雅边笑边用袖子给他擦脸,烤红薯的甜香混着雨水的味道,竟比香水还好闻。
这些瞬间让樟树旁百元情缘变得具体——是共享的体温,是掰成两半的点心,是暴雨中撑起的外套。钱确实没花多少,但心意一点没打折。
老城区改造的消息传来时,樟树所在的街道列入了拆迁范围。两人第一次在樟树下红了眼眶。小雅翻着这叁年的电影票根,每一张背面都记着当天的开销。阿明摸着粗糙的树皮,想起在这里躲过的太阳、等过的晚风、分享过的秘密。
拆迁前最后一天,他们照旧来到樟树下。这次破例买了蛋糕,插着根歪歪扭扭的蜡烛。许愿时小雅说:“希望这棵树能去个好地方。”阿明补充:“也希望我们永远是能在百元里找到快乐的人。”
现在他们偶尔还会路过那片变成工地的老街。但有些东西留下来了——在雨天的烤红薯里,在散步时牵手的习惯里,在总能把普通日子过出滋味的能力里。那棵樟树或许不在了,但樟树附近100块钱的爱情,早长成了心里更坚韧的东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