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国附近500块钱的爱情,安国周边五百元的感情
巷子口那家面馆的老板娘一边擦桌子一边叹气:“现在这世道,五百块钱能干啥?吃十碗面都不够。”我盯着碗里漂浮的葱花,突然想起昨天在安国附近听说的那个故事。
老陈在建材市场搬瓷砖,叁十五六的年纪,鬓角已经白了。他媳妇跟别人跑了有五年,留下个上初中的闺女。去年冬天他在婚介所交了五百块钱,红娘拍着胸脯说肯定给他找个知冷知热的人。结果见了叁个,第一个开口就要叁万彩礼,第二个嫌他租的房子没电梯,第叁个倒是没挑剔,可临走顺走了他刚买的半条烟。
五百块能买什么
菜市场的刘嫂说得实在:“五百块?能买叁十斤猪肉,或者给娃交半年资料费。”她丈夫前年车祸走了,现在每天凌晨叁点起来炸油条。有人给她介绍过对象,对方说请她吃顿火锅就算定情,她扭头就走:“我虽然穷,可感情不是这么算的。”
但还真有人在这价钱里找到了暖和。我认识个送快递的小张,去年在安国附近城中村租房子,隔壁住着个在服装厂剪线头的姑娘。有次姑娘发烧,小张背着人去诊所,垫了五百医药费。后来姑娘硬要还钱,他说要不你请我吃一个月早饭吧。现在俩人早晨总蹲在巷子口分一碗豆腐脑,姑娘把碗里的虾皮都挑给他。
婚介所的赵阿姨翻着厚厚的登记本:“别说五百,现在五千都难找真心。”她记得十年前牵线成功的那对,男方是工地开塔吊的,女方在超市收银,两人在安国周边五百元的感情牵线下见了面,现在开着小卖部风雨同舟。“关键不是钱,是肯把对方放进自己往后的日子里。”
夜市摆摊卖袜子的马姐今年四十二了,离异后自己带儿子。有人给她介绍过条件好的,开口就问能不能马上再生个儿子。她笑着摇头:“我这五百块钱的爱情观啊,就是找个下雨天记得收衣服的。”她现在每天收摊后,会和隔壁修鞋的老李分根烟,说说今天的生意。老李总多给她留个茶叶蛋,她偶尔给老毛补补袜子破洞。
其实在安国附近这些街巷里,五百块钱能试出真心假意。建材市场的老陈后来没再婚,倒是和同样离异的保洁员王姐搭伙过日子。俩人每月各出五百块放在铁盒里,谁家孩子要交学费就直接拿。有回老陈中暑,王姐守在诊所门口等了他四小时,手里攥着准备付医药费的五百块钱,汗把钞票都浸软了。
也许真正的感情从来不在价码上。就像巷子深处那对老夫妻,老爷子蹬叁轮车,老太太给人纳鞋底。问他们怎么过下来的,老太太从老花镜后面抬起眼:“啥五百不五百的,他挣十块给我九块,我给他缝缝补补叁十年。”
夜幕降下来的时候,卖麻辣烫的摊位亮起灯。常来的客人都知道,角落里总坐着一对中年男女,合吃十五块钱的串,临走时男人会多掏两块钱给女人加个荷包蛋。老板娘说那是附近纺织厂的,两人都是单身,这样一起吃晚饭有半年了。
安国附近的灯火渐次亮起,那些对于五百块钱的爱情故事,还在继续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