凌源站街快餐约学生,凌源路边简餐约见学子
凌源这座小城的傍晚总是带着点说不清的躁动。天色刚擦黑,老汽车站后头那条巷子就渐渐活泛起来。穿着校服的学生叁叁两两晃悠,书包带子松松垮垮搭在肩头,眼神却总往路边那几个快餐店飘。炸鸡排的油烟味混着隔壁奶茶店的甜腻,把整条街熏得又俗又真实。
小李把电动车歪在巷口的电线杆旁边,校服拉链只拉到一半。他盯着手机屏幕,手指头在“凌源站街快餐约学生”的聊天群划拉了半天。“老地方见?”这条消息他打了又删,最后还是发了个定位。不远处的“好味当”快餐店亮着惨白的灯,塑料椅子摆得歪歪扭扭,几个和他差不多年纪的男生正凑在角落咬耳朵。
巷子里的生意经
要说这“凌源路边简餐约见学子”的事儿,其实没啥神秘的。王姐在巷子里开麻辣烫店五年了,她边擦桌子边撇嘴:“不就是些半大孩子找地方碰头么。”她店里的十块钱套餐——一碗麻辣烫加瓶汽水,成了不少学生的据点。有的真是凑钱写作业,有的嘛...王姐把抹布甩得啪啪响:“隔着塑料帘子都听见他们在聊游戏代练,还有约架子的。”
路灯“啪”地亮了,把小李的影子拉得老长。他盯着手机屏保上那个咬了一口的汉堡图标,突然觉得胃里空得发慌。昨天这个时候,他正和隔壁班的胖子在这分吃同一碗炒面。胖子满嘴油光地说:“这地方比网吧强,老板娘不管闲事。”结果炒面还没吃完,胖子就被他爸揪着耳朵拎走了。
现在小李一个人坐在同样的位置,冰凉的塑料椅硌得他难受。隔壁桌传来压抑的笑声,几个女生正传看着手机视频,屏幕的光映得她们脸蛋蓝汪汪的。小李突然想起班主任在班会上敲着讲台说:“某些同学放学别老在外头瞎混!”当时他还和同桌偷偷笑来着。
霓虹灯下的影子
晚上七点半是条街最热闹的时候。 ktv的霓虹灯把沥青路面染成紫色,刚下补习班的学生像鱼群似的涌过街道。穿着宽大t恤的男生在奶茶店门口晃悠,校服裤腿挽到脚踝,见到熟人就抬起下巴打个招呼。穿格子裙的女生们聚在关东煮摊子前,用竹签戳着鱼豆腐,笑声像撒了一把玻璃珠。
小李终于等来了想见的人——小马穿着洗变形的黑色卫衣,袖口都磨出毛边了。“还是老规矩?”小马一屁股坐下,手机直接推到小李面前。屏幕上是游戏代练的报价表,密密麻麻的数字看得人眼晕。小李盯着“凌源站街快餐约学生”群里的新消息,有个陌生头像正在问:“有没有人组队打副本?”
巷子深处的网吧后门突然喧闹起来,几个抽烟的年轻人慌忙掐灭烟头。不知谁喊了句“教导主任来了”,整条街仿佛被按了静音键。小李和小马对视一眼,不约而同抓起书包钻进麻辣烫店。塑料门帘落下时,他们听见王姐拖长声音喊:“两份套餐都是微辣对吧?”
街对面的路灯忽明忽暗,把往来的人影揉成一团。有个穿校服的男生独自坐在花坛边上,捧着盒饭吃得很急。油渍渗过薄薄的塑料饭盒,在他指尖染开昏黄的一块。小李忽然觉得,这条街就像个巨大的胃,慢慢消化着所有这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少年心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