耒阳水磨工作室喝茶,耒阳休闲茶坊品茗时光

发布时间:2025-11-04 01:59:30 来源:原创内容

耒阳这座小城总是慢悠悠的,街上飘着茶香和麻将声。那天路过水磨工作室,木招牌被雨水洗得发亮,突然就想进去坐坐。

推开玻璃门,穿棉麻衫的姑娘正踮脚擦架子上的紫砂壶。她转头笑说:“随便坐,水刚沸。”窗边摆着几盆文竹,阳光透过竹叶在青砖地上晃出细碎影子。角落里老收音机咿呀放着花鼓戏,空气里浮着陈年普洱茶饼特有的糯香。

茶汤里的旧时光

老板是个微胖的中年人,用竹镊子夹着白茶递过来:“你看这白毫银针,像不像落满雪的松针?”他冲茶时总要先温杯,热水在瓷器中转叁圈倒掉。“等人和等茶是一个道理,急不得。”青瓷盖碗注水时,茶叶舒展的声音像极轻的叹息。

隔壁桌的老先生每周都来,总点凤凰单丛。他说这味道让他想起年轻时跑运输,在潮州茶馆歇脚的光景。有回他盯着茶沫出神:“现在年轻人哪坐得住啊...不过这耒阳水磨工作室喝茶的倒是越来越多了。”说完自己先笑了,眼角皱纹堆成扇子。

其实最开始我也嫌这样喝茶太费事。直到某次感冒,老板硬塞给我一杯老六堡。黑褐色的茶汤入口,身体里像点起小火炉。从那以后,我成了这里的常客。

茶点与家常话

老板娘手巧,会根据节气配茶点。清明前后是艾草粑粑,立夏就做薄荷糕。去年冬至,她端出糖渍金桔,说是用岩茶蜜渍的。玻璃罐子里橙黄明亮,咬开时爆出茶香,竟比月饼还衬月色。

常来的几位茶客渐渐熟了。穿西装的大叔总在下午叁点出现,喝半小时滇红就走;带孩子的妈妈喜欢坐在角落,小朋友乖乖吃芝麻糖;最热闹的是周末,大学生们围坐打牌,老板娘会给他们的冷泡茶加荔枝肉。

有天暴雨,停电了。老板点起蜡烛继续泡茶,黑暗里茶香反而更清晰。有人说这倒像古人的围炉夜话,于是大家聊起各自第一次喝茶的经历。穿西装那位突然说,他父亲临终前只想喝口家乡的炒青。

雨停时月亮出来了,瓷杯里的茶垢映着烛光,像藏着很多这样的夜晚。

现在城里新开了不少茶饮店,花花绿绿的奶盖茶总排长队。有回我带侄女去水磨工作室,她开始还嘟囔没有珍珠椰果。老板给她试了冷泡东方美人,蜜桃香的茶汤盛在玻璃杯里,插着嫩薄荷。小姑娘抿了一口,眼睛亮了:“原来茶自己就会甜啊。”

上个月装修,老板在墙里发现前朝茶商的契据。如今裱起来挂在收银台旁边,纸色昏黄得像隔夜茶汤。新的旧的在这间屋子里层层迭迭,如同茶壶里续了又续的水。总有人推门进来问:“今天有什么新茶?”老板照例笑着指指博古架:“先喝杯今年的春茶吧,刚开箱。”

暮色染窗时,茶壶嘴还在吐着白气。棉麻衫姑娘开始扫地,竹帚划过青砖的沙沙声,和茶炉的咕嘟声混在一起。也许明天,又会有人循着茶香推开这扇玻璃门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