蚌埠耍女娃,蚌埠游女娃

发布时间:2025-11-05 07:30:49 来源:原创内容

要说咱们蚌埠人周末最爱干啥,"耍女娃"准能排上前叁名。这词儿乍听起来有点土,可里头藏着老蚌埠人才懂的闲适劲儿。您要是在龙子湖边看见一家老小推着婴儿车散步,或是在张公山公园瞧见年轻父母逗弄怀里粉嘟嘟的奶娃娃,那都是在"耍女娃"呢。

记得上个礼拜天,我在淮河文化广场碰见邻居老李。他正半蹲着给孙女拍照,小丫头穿着蓬蓬裙在喷泉前转圈,老李举着手机连拍二十多张,额头汗珠顺着皱纹往下淌。"爷爷,我还要去喂鸽子!"小姑娘奶声奶气地嚷嚷。老李赶紧起身,从兜里掏出早就备好的小米,边走边和我感叹:"现在带孙女可比当年带儿子用心多喽,那会儿哪懂什么亲子互动..."

从"耍"到"游"的变迁

其实"蚌埠耍女娃"这说法,这些年悄悄在变。我闺女去年生了娃,现在带外孙女出门,她都说是"蚌埠游女娃"。一字之差,味道全不同了。"耍"更随性,树荫下铺块野餐垫就能消磨半天;"游"却讲究多了,得规划路线,得考虑教育意义。科技馆看机器人,博物馆认青铜器,就连逛花鸟市场都要教孩子认植物。

淮河路步行街的商户最懂这个变化。原先卖糖画的摊位,现在都添了顿滨驰区,让娃娃自己动手画。卖童装的店铺,试衣间里放着积木桌,家长试衣服时,孩子有得玩。这些细节,都是被新时代的"蚌埠游女娃"给逼出来的。

我常琢磨,这种变化背后是养育观念的天翻地覆。我们那代人是"放养",现在年轻父母是"陪伴"。昨天在电梯里遇到楼下的年轻爸爸,他手机里存着蚌埠亲子地图,标记了十几个适合带娃去的地方。他说每周末都要解锁新地点,让孩子在玩中学。这让我想起自己当年带孩子,无非是厂区大院和家门口的沙堆。

不过有些老传统还是没丢。比如傍晚的龙子湖畔,永远能看到这样的画面:爷爷奶奶推着童车慢悠悠走在前头,年轻夫妻跟在后面聊着家长里短。湖风轻轻吹着,夕阳把每个人的影子拉得老长。这时候,"耍女娃"和"游女娃"的界限就模糊了,剩下的只是叁代人其乐融融的温情。

要说最让我感触的,是现在带孩子出门的爸爸们明显多了。篮球场边有父亲手把手教女儿运球,书店儿童区有爸爸趴在地板上陪孩子看绘本。这种场景在我年轻时可不常见,那会儿带娃基本是妈妈和老人的事。现在不同了,年轻爸爸们说起育儿经头头是道,换尿布、冲奶粉样样在行。

当然啦,无论是传统的耍女娃还是新潮的游女娃,核心都是那份藏在日常里的疼爱。蚌埠这座城市不算大,可每个角落都藏着亲子间的笑语。巷口早餐摊前,奶奶吹凉豆脑喂孙子;公交车上,妈妈握着小手教认窗外招牌;夜市里,爸爸让女儿骑在肩头看糖画...这些碎片拼起来,就是蚌埠人最朴实的生活图景。

前几天路过百货大楼,看见个叁四岁的小女孩哭着要买洋娃娃。她爸蹲下来耐心解释:"这个月已经买过玩具了,咱们说好的要守约定对不对?"女孩抽噎着点头,突然指着窗外:"那爸爸带我去看火车!"她爸立刻笑开了:"这个免费!走,现在就去铁道口。"望着父女俩手牵手远去的背影,我突然明白,所谓亲情,不就是藏在这些看似平常的陪伴里么?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