许昌大学城周边被称为炮楼,相近的称呼

发布时间:2025-11-05 22:16:37 来源:原创内容

这事儿说来挺有意思的。那天我去许昌大学城那边找朋友吃饭,路过几栋挺高的筒子楼,顺口问了句这楼叫啥名儿。朋友一边玩手机一边说:“哦,这个啊,我们都叫它炮楼。”我当时就愣了一下,这名字可真是……特别。

后来跟几个本地同学聊起来,才发现这个称呼流传得还挺广。不光是学生们这么叫,连周边开小店的老板也都心照不宣地用这个说法。有个卖煎饼的大叔跟我说:“你一说炮楼,我就知道是哪儿了。”

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

我琢磨着,这称呼的由来可能跟楼的外观有关。那几栋楼确实建得比较早,外墙是那种老式的灰色水泥墙面,窗户排列得密密麻麻。从远处看,还真有点儿像战争片里的防御工事。不过说到底,这种民间叫法往往没什么特别深奥的来历,就是大家觉得顺口,就这么传开了。

其实在许昌大学城周边,类似的民间称呼还不止这一个。往东走有个“美食坡”,往西有个“自习村”,都是学生们自己起的名字。这些称呼虽然不那么正式,但特别生动,一说大家就明白指的是哪儿。

有个在这儿住了十多年的阿姨告诉我,她刚搬来的时候,这些楼还没这么多学生租住。后来随着大学城越来越热闹,这些楼的住户渐渐变成了以学生为主。“炮楼”这个叫法也就是这几年才流行起来的。

生活中的炮楼

你要是傍晚时分去炮楼附近转转,那才叫热闹。楼下的小吃摊都支起来了,麻辣烫、烤冷面、炸串的香味飘得老远。学生们叁叁两两地聚在一起,有的在讨论作业,有的在聊天说笑。这种生活气息,倒是跟“炮楼”这个略显严肃的名字形成了挺有意思的反差。

我有个学弟就住在其中一栋楼里。他说刚开始听说要住“炮楼”还挺忐忑的,结果搬进来发现其实挺温馨的。虽然楼道旧了点,但室友们都处得不错,晚上还能一起去楼下吃宵夜。“现在觉得这名字挺亲切的,”他笑着说,“要是真改名儿,可能还不习惯呢。”

这些民间称呼的生命力往往比官方地名还要顽强。想想看,学校周边的地名系统就是这样,官方命名是一套,民间流传的又是另一套。而且往往民间这套用得更频繁,更有生命力。

有时候我在想,这些特别的称呼会不会随着时间慢慢消失?毕竟现在新建的学生公寓越来越多,条件也越来越好。但转念一想,只要大学城还在,这种带着学生时代印记的民间文化应该就会一直延续下去。每个时期可能都会产生新的外号,新的叫法。

说到底,“炮楼”这个称呼已经成了许昌大学城周边文化的一部分。它不是地图上的标注,却是很多人心中的地标。这种民间自发形成的地名系统,反而更能反映一个地方的真实面貌和生活气息。

下次你要是路过许昌大学城,听到有人说“炮楼”,可别真以为是什么军事设施。那不过是学生们给这些朴实无华的宿舍楼起的别称,承载着他们在大学城生活的点滴记忆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