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州巷子里两百块钱的爱情,窄巷两百元情缘故事
雨夜的相遇
福州的老巷子总是湿漉漉的,青石板路面上泛着昏黄的光。那天我撑着伞路过朱紫坊,突然听到一阵细碎的争执声。巷子深处,一个穿着褪色校服的女孩正和水果摊老板理论着什么,手里紧紧攥着几张皱巴巴的零钱。
"就差两块钱啊..."她声音里带着哭腔,"我明天一定补上。"老板不耐烦地摆手,眼看就要把她挑好的几个橘子收回去。我鬼使神差地摸出两枚硬币,清脆的落地声在巷子里格外清晰。"我帮她补上。"
女孩抬起头,湿漉漉的刘海贴在额头上。后来她告诉我,那是她半个月的早餐钱,要买橘子给生病的奶奶。我们就这样认识了,她叫小月,在附近的中学念高叁。
两百块钱的约定
第二次见面是在安泰河边。她执意要还我那两块钱,还多带了个饭盒。"我自己做的海蛎饼,"她不好意思地笑笑,"奶奶说不能白拿别人的。"我们就坐在石阶上分食那个还温热的饼,油纸在夕阳下泛着光。
从那以后,我们经常在巷子里"偶遇"。其实哪有什么巧合,不过是我总掐着她放学的时间,在她必经的衣锦坊转悠。有次她红着脸递给我一个信封,里面整整齐齐放着两百块钱。"奶奶手术顺利了,"她说,"这是谢礼。"
我怎么会收呢?推搡间,这笔钱倒成了我们心照不宣的约定。今天她请我吃一碗鱼丸,明天我带她去老药局买陈皮,这两百块钱在钱包里进进出出,始终没有真正花掉。就像维系着我们关系的信物,在窄巷两百元情缘故事里缓缓流淌。
巷子深处的灯火
最难忘的是高考前夜。她突然打电话说在叁坊七巷的牌坊下等我,声音慌慌张张的。我赶过去时,看见她拎着复习资料站在雨中,校服外套都淋湿了。"我害怕,"她小声说,"要是考不上大学..."
那天我们沿着斑驳的马头墙走了很久。我给她讲自己当年高考的糗事,讲如何阴差阳错来到福州。在某个巷口的灯下,她突然停下来:"其实那两百块钱..."话没说完又咽了回去,耳根却悄悄红了。
后来我才知道,那笔钱是她熬夜做手工攒的。福州巷子里两百块钱的爱情,从来不是廉价的代名词,而是一个女孩能给出的最珍贵的全部。
橘子花的味道
现在偶尔经过那些巷子,还会想起她考上大学时雀跃的身影。我们依然保持着联系,只是她去了北方的城市。前两天收到她寄来的明信片,背面写着:"那两百块钱还在吗?"
我翻出钱包,那几张纸币已经磨出了毛边。忽然明白,有些感情就像福州梅雨季节的墙壁,看似长了青苔,内里却愈发坚实。窄巷两百元情缘故事或许普通,但那个愿意为你倾尽所有的瞬间,足够照亮往后所有平凡的日子。
昨夜又梦见那条巷子,她穿着校服站在水果摊前回头微笑。空气里飘着淡淡的橘子花香,比任何昂贵香水都来得动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