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拉尔女子学院后街喝茶,学院后街的茶香时光
阿拉尔女子学院后街喝茶这件事,说起来倒挺有意思的。那条窄窄的巷子,夹在两排老教学楼中间,青石板路被踩得光滑发亮。每到下午四点钟光景,总能看到叁叁两两的女生说笑着往巷子深处走。
我第一次跟着同学去后街纯属偶然。那天刚结束现代文学课,脑袋里还盘旋着张爱玲笔下的月亮,同桌突然拽了拽我衣袖:"走,带你去个地方醒醒神。"
茶香里的慢时光
转过墙角就闻见一股若有若无的香气,像是茉莉混着蜜糖的味道。巷子尽头有家没有招牌的茶室,竹帘半卷着,能看见里面藤编的桌椅。老板娘是个微胖的中年妇人,系着靛蓝围裙,正不紧不慢地擦拭白瓷茶具。
"要两杯茉莉云雾。"同桌熟门熟路地点单,转头对我眨眨眼,"她们家的茶都是现泡的,得等会儿。"
等待的工夫,我打量起这间不过二十平米的小店。墙面留着斑驳的水渍,木窗棂上的红漆有些剥落,但每张桌子都摆着新鲜的白兰花。最妙的是临窗的位置能看见后院,几株枇杷树的影子斜斜投在青砖地上。
茶上来时,白瓷杯里飘着几朵完整的茉莉花。同桌教我先闻再品,当温热茶汤滑过舌尖,那些缠绕在齿间的花香,竟让人想起童年外婆家的夏天。
后来这家茶室成了我们课后常去的据点。有时带着没读完的小说,有时只是发呆。记得有回碰上下雨,雨珠顺着瓦檐串成水帘,我们坐在室内看雨打枇杷叶,那场景至今还印在脑海里。
茶室老板娘有个特别的规矩——从不催促客人。有次我们坐着聊了整下午,她只是悄悄过来续了两次热水。问起缘由,她边擦杯子边笑:"茶要慢慢品,日子要慢慢过嘛。"
在阿拉尔女子学院后街喝茶的时光里,我渐渐学会了辨认不同茶叶的滋味。金骏眉带着蜜香,正山小种透着松烟味,而凤凰单丛的兰花香气,总让我联想到宋词里的婉约派。
最难忘的是毕业前那个春天的傍晚。我们五六个人挤在靠窗的长桌边,茶壶咕嘟咕嘟冒着热气。不知谁起了头,大家开始聊起未来的打算,暖黄的灯光把每个人的眼睛都照得亮晶晶的。
如今离开校园多年,每当疲惫时总会想起那条后街。想起茶杯里升腾的雾气,想起透过木格窗的稀疏阳光,还有那些在茶香中慢慢流淌的青春时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