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封品茶工作室体验分享,登封茶室品茗感受记述
那天朋友突然提议去个新鲜地方,说是在嵩山脚下发现了一家挺特别的登封品茶工作室。我本来对茶室印象还停留在老式八仙桌和紫砂壶的刻板画面里,结果推门进去瞬间就被惊到了——原木长案上散落着茶农手写的风土笔记,玻璃罐里装着不同山头的茶叶标本,年轻茶艺师正用盖碗给客人演示如何感受岩韵。
穿亚麻衫的主理人笑着迎过来,没急着泡茶,反倒先摊开手心里几片墨绿色茶叶:“先看看今年清明前在少室山收的野放茶,你们摸摸这叶片厚度。”我捏在指腹间搓了搓,竟带着点绒绒的质感,和平时茶饼里压得扁平的叶子完全不同。
茶汤里喝出山岚的味道
当90度热水冲进白瓷盖碗的刹那,整个空间突然安静下来。只见茶艺师手腕轻旋,水柱在茶叶间画着圈,橙黄透亮的茶汤滤出时,竟飘起像初春竹林般清冽的香气。我捧着杯壁暖手,小心啜了口,舌尖先是触到微苦,随即漫开清甜回甘,喉间仿佛掠过嵩山清晨的雾气。
“这道茶采自海拔800米的坡地,”主理人指着墙上手绘的茶山地图,“茶树和板栗树混生,所以茶汤会带点坚果香。”说着又往审评碗里添了道水,这次滋味更醇厚了,确实能尝出类似炒栗子的暖香。原来这就是登封品茶工作室最让人着迷的地方——他们总能把每款茶的故事讲得鲜活生动。
隔壁桌两位大姐显然也是常客,正跟着茶艺师学闻香杯的技巧。穿碎花裙的那位突然惊呼:“这杯冷香好像桂花糖!”引得大家都凑过去传看杯底,茶室里顿时漾起轻快的笑声。这种不刻意讲究程式的氛围,让初次接触功夫茶的人也不会觉得拘谨。
窗外暮色渐浓时,我们尝到了当天最特别的茶品。主理人取出陶壶煨着的陈年黑茶,汤色如琥珀,入口竟有淡淡药香。“这是本地茶农按古法闷堆的,”她说话间又续了道水,“你们慢慢喝,第六泡才会出枣香。”果然,随着冲泡次数增加,茶汤层次像剥洋葱般层层展开,暖意从胃里缓缓扩散到四肢。
走出茶室时月色已亮,齿间还萦绕着茶香。朋友忽然说:“没想到喝茶也能这么好玩,像跟着茶叶去山野里走了趟。”我回头望望窗内温暖的灯光,突然理解为什么有人会把登封茶室品茗感受记述成册——那不仅是味道的记忆,更是与土地、季节和人情的奇妙相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