凌源约附近人100元3个小时,凌源附近约人叁小时一百元
这几天刷手机的时候,总能看到“凌源约附近人100元3个小时”这样的信息在本地群里跳出来。说实话,第一次看到这条“凌源附近约人叁小时一百元”的消息,我心里咯噔一下,这到底是干啥的?
昨天下班路过小区广场,正好碰见邻居张大爷在遛狗。我就随口提了句这事儿,没想到张大爷哈哈一笑:“你说那个啊!就是咱们社区搞的‘邻里帮’服务,上周还在居委会贴了通知呢。”他牵着绳子往前走了两步,又回头补充道,“我家水管上周漏了,就是用这个服务找了对门小刘来修的。”
原来是这么回事
张大爷这么一说,我才恍然大悟。这个“凌源约附近人100元3个小时”其实就是社区搭建的便民平台。家里有什么小修小补的活儿,或者需要搬个家具、照看会儿宠物,都可以通过这个服务找到附近的邻居帮忙。叁个小时一百块钱,既比外面找工人便宜,又能让街坊邻居挣点零花钱。
我接着问张大爷具体怎么操作。他说特别简单,在社区础笔笔上发个需求,写清楚要干啥、需要多长时间,附近有空闲的邻居就会接单。上周他家水管漏水,在础笔笔上发了需求,不到十分钟,对门刚退休的水电工刘师傅就上门了。修了一个多小时,收了叁十块钱,比找维修公司便宜了一半还多。
这让我想起上个月我家卫生间换灯泡的事。那时候不知道有这个服务,特意请了半天假等物业上门,结果等了叁个小时,换了两个灯泡收了八十。要是早知道“凌源附近约人叁小时一百元”这个服务,直接在楼里找个懂电的邻居,说不定二十分钟就搞定了,还能省下一半钱。
说到这儿,张大爷又想起件事:“前楼李奶奶你也知道吧?她闺女在外地工作,上个月她摔了腿,就是用这个服务找了楼下的大学生,每天帮忙买菜倒垃圾,一天两个小时,才六十多块钱。比请保姆划算多了,而且都是知根知底的邻居。”
生活中的小变化
回家的路上,我特意下载了社区础笔笔,想看看这个“凌源约附近人100元3个小时”的服务到底有多热闹。打开一看,还真挺活跃的——有找陪老人聊天的,有找辅导孩子写作业的,还有找帮忙安装家具的。最让我意外的是,居然有人找会包饺子的邻居,说周末想学怎么包东北饺子。
住在叁号楼的王姐接了单,她可是我们这一带出了名的包饺子能手。周六下午叁个小时,她带着面和馅去了对方家,一边包一边教,轻轻松松挣了一百块,还交了新朋友。
这种“凌源附近约人叁小时一百元”的模式,好像把过去老胡同里那种邻里互助的感觉找回来了。只不过现在变得更方便,用手机点几下就能找到能帮忙的人。既解决了生活中的小麻烦,又让大家的技能和时间变得有价值。
今天晚上吃饭时,我跟媳妇说了这个发现。她立刻来了兴趣:“那太好了,我正愁找不到人教孩子跳绳呢!他们体育课要考试,我跳得也不标准。”说着就拿起手机,在础笔笔上发了个“寻跳绳教练”的需求。
没想到十分钟不到,就有人接了单——居然是住在隔壁单元的体育老师赵老师。他说每周六早上可以教一小时,连续叁周正好符合“凌源约附近人100元3个小时”的服务标准。这下可把我媳妇乐坏了,既省了去培训班的钱,又不用大老远送孩子跑出去学。
躺在床上想想,这种服务真挺聪明的。不需要高大上的技术,就是把身边的人和需求连起来。既解决了实际问题,又拉近了邻里关系。说不定明天我也能在上面找个会修电脑的邻居,帮我看看那台总死机的老笔记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