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瓯泄火的小巷子,建瓯老街烟火巷弄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10:52:29 来源:原创内容

建瓯这地方,老巷子多得很,但提起那条能“泄火”的小巷子,老街坊们都会露出心照不宣的笑。这可不是什么武侠小说里的秘道,说的是咱建瓯老街里头,那条满是烟火气的巷弄。

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,两边是挤挤挨挨的老房子。清晨五点多,天还蒙蒙亮,巷子就醒了。第一家开门的总是老陈的扁肉店,那股子带着肉馅鲜香的热气,“呼”地一下从锅里窜出来,瞬间把人包裹住。老陈常说:“我这扁肉汤,用的是后山流下来的泉水,清甜。”他一边捞扁肉,一边和熟客唠嗑,炉火映得他额头微微冒汗。你说奇怪不,光是站在边上看着,闻着那味儿,心里那点焦躁,好像就被这温吞吞的烟火气给带走了几分。

巷子里的活色生香

再往里走,声音和味道就丰富起来了。卖光饼的阿婆把炉子敲得哐哐响,刚出炉的光饼,酥香直往鼻子里钻;隔壁的豆浆铺,石磨吱呀呀地转着,豆香味淳朴扎实。修鞋的老师傅坐在巷角,不紧不慢地敲打着,那节奏稳得让人心安。这条建瓯泄火的小巷子,它的妙处就在这里——它不是让你去忘记烦恼,而是用这些真真切切的生活景象,把你从自个儿的牛角尖里拉出来。你看看周围的人,谁不是在为一口吃食、一天生计忙活着呢?你那点烦心事,搁在这活色生香的生活面前,好像也就没那么压得人喘不过气了。

我特别喜欢在傍晚时分过来。夕阳的余晖把瓦片染成暖金色,家家户户开始准备晚饭。窗户里飘出炒青菜的油香、红烧肉的酱香,还有母亲呼唤孩子回家吃饭的吆喝声。这个时候,整条建瓯老街烟火巷弄就像一幅缓缓展开的生活长卷。你会觉得,所谓“泄火”,大概就是把心里那团无名火,换成这些带着温度的寻常烟火吧。这感觉,比吃什么灵丹妙药都来得踏实。

巷子深处有棵老榕树,底下常聚着些街坊下棋、闲聊。我有时也凑过去,听他们用建瓯方言说着家长里短,谁家孩子考学了,哪家的新媳妇手艺好。他们说得起劲,我听得入神。在这种氛围里,人很容易就放松下来,好像成了他们中的一员,那些都市里带来的紧绷感,不知不觉就消散在榕树的荫凉和温软的乡音里了。

夜色渐浓,巷子慢慢安静下来,只剩下几盏昏黄的灯笼还亮着。铺子陆续打了烊,但空气里还残留着各种食物混合的香气,像是这条巷子忙碌一天的余韵。我慢慢往外走,心里却比来时轻松了不少。这条建瓯泄火的小巷子,它没什么惊天动地的故事,有的只是日复一日的开门七件事。但偏偏是这些最普通的人间烟火,最能让一颗浮躁的心沉静下来,找到落脚的地方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