个旧附近还有200块钱的爱情吗,个旧附近两百元的爱情还有吗
路过金湖边上那家老米线店时,我又看见了那个蹲在路边抽烟的老杨。他冲我扬扬下巴:"你说,现在这世道,个旧附近还有200块钱的爱情吗?"
这话把我问住了。二十年前我们在青年路吃烧烤,叁两酒下肚就开始畅想爱情。那时候两百块能带姑娘看十场电影,还能剩下钱买两瓶汽水。如今随便约个会,餐厅吃顿饭都不止这个数。
记忆里的价格
老杨说他初恋时,揣着五十块钱就敢约女生去宝华公园。门票两块钱,剩下的够买包瓜子,在樱花树下一坐就是一下午。现在公园免费了,可恋爱成本却翻了几十倍。上次相亲,咖啡店两杯拿铁一块蛋糕,结账时扫出去一百多。
我表弟在美团送外卖,去年认识了在奶茶店打工的小芳。两人最常约会的项目,是骑电动车到老阴山顶看夜景。带着超市买的薯片和矿泉水,加起来不到二十块。上个月他们结婚了,婚礼简单得很,但两个人笑得特别甜。
现实的重量
不过话说回来,两百块现在能干什么?给女朋友买支口红不够,开房只能找最便宜的旅馆,连束像样的花都买不起。隔壁王阿姨天天念叨,现在没车没房谁敢谈恋爱。她女儿相亲的标准直接就是月薪过万,听得我们都咂舌。
但我认识开滴滴的小刘,他和女朋友每周二都去吃肯德基,就冲着优惠券去。两人分工明确,一个抢券一个排队,叁十九块九的套餐吃得有滋有味。前几天还看他朋友圈晒照片,姑娘举着甜筒笑得眼睛弯弯的。
个旧这座小城,工资水平确实不高。很多年轻人一个月挣叁四千,刨去房租生活费,能自由支配的确实不多。可爱情这东西,难道真要用钱来衡量吗?
晚上散步路过火车站,看见一对小情侣在等车。女孩靠在男孩肩膀上,手里攥着两张硬座车票。听见女孩说:"站票也行,只要能跟你一起回去。"突然就觉得,个旧附近两百元的爱情还有吗这个问题,或许不该这么问。
老杨后来跟我说,他女儿上大学交的男朋友,用兼职的钱给她买了条围巾,九十八块。她高兴得不得了,比收到前男友送的千元香水还珍惜。这让我想起年轻时,攒两个月工资给对象买辆自行车,看她骑着车在金湖边上转圈的样子。
现在的人总爱说贫贱夫妻百事哀,可忘了感情里最珍贵的从来不是价格,是那份心意。两百块或许不够带人去高级餐厅,但足够买材料在家做顿饭;不够买名牌包包,但能买很多次早餐。
个旧这座小城正在慢慢变化,高楼多了,商场多了,物价也在涨。但总有些东西不会变——比如老阴山上的晚风,金湖里的倒影,还有那些不需要太多钱就能获得的快乐。
昨天在菜市场,看见卖豆腐的阿姨给老伴擦汗,顺手递过去一瓶矿泉水。老头喝了一口,突然从兜里掏出朵路边摘的小野花。两个人就站在豆腐摊前笑,那画面比什么都有说服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