化州约茶上课,化州品茶学习交流
化州的茶馆最近悄悄流行起一种新的社交方式——约茶上课。这周我也被朋友拉着参加了一次,说实话,刚开始还以为就是普通的喝茶聊天。
走进那家藏在老街深处的茶室,竹帘半卷着,空气中飘着凤凰单丛的蜜兰香。穿棉麻裙子的茶艺师正在教大家温杯烫盏,桌上摆着的茶则、茶针在灯光下泛着温润的光。邻座的大姐笑着说:"这可比打麻将有意思多了。"
当茶杯遇见笔记本
最让我惊讶的是,来这里的人真的都在认真记笔记。有人用手机拍下注水的手法,有人在笔记本上画下茶叶舒展的形状。茶艺师小陈边演示边解释:"水温90度比较合适,注水要沿着盖碗边缘...对,就像这样。"她手上的动作轻柔得像在抚琴。
坐在我斜对面的小伙子特别认真,每次冲泡时间都要掐着秒表。后来聊天才知道,他是做滨罢的,说学茶能让他从代码里暂时抽离出来。"你看这片茶叶,"他指着在杯中缓缓舒展的叶子,"就像突然想通的算法,需要时间和温度才能绽放。"
说来也怪,在这种轻松的氛围里,那些对于茶的知识反而记得特别牢。可能是茶香让人放松,也可能是大家互相提醒着"该出汤了",学起来一点都不费劲。
茶汤里的烟火气
中场休息时,茶馆老板端来刚烤好的茶点。大家围坐在长条茶桌旁,话题从茶叶聊到各自的生活。开甜品店的王姐说,她来学茶是想在店里增加饮品;刚退休的李老师则说,终于有时间好好琢磨这些闲趣。
最打动我的是坐在角落的一对母女。女儿在读高中,带着妈妈一起来体验。妈妈不太会用现代茶具,女儿就手把手地教,就像小时候妈妈教她用筷子。茶水在她们之间蒸腾出温暖的白气,那一刻,茶桌上流淌的不仅是茶汤,还有温情。
这种化州品茶学习交流的方式,把传统的茶道变成了活色生香的生活课堂。不需要正襟危坐,不需要死记硬背,就在一杯接一杯的茶水里,慢慢品出了门道。
第二次去的时候,我已经能帮新来的茶友辨别不同火功的岩茶了。看着他们从手忙脚乱到渐渐从容,突然明白为什么这种化州约茶上课能吸引这么多人。在这里,学茶不再是一门高深的学问,而是可以触摸的生活艺术。
临走时,茶艺师正在和大家约定下周的主题——岭南工夫茶的冲泡技巧。窗外华灯初上,茶室里的人们还沉浸在茶香里,有人仔细收拾着茶具,有人对着笔记回味。我想,这就是化州人把日子过成诗的方式吧,在茶香氤氲中,把寻常午后变成了滋养心灵的时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