潜江学生品茶工作室,潜江学子茶艺交流坊
这两天路过教学楼后面的小花园,总能闻到一阵若有若无的茶香。顺着香味走过去,发现角落里不知什么时候多了个简单的小牌子——潜江学生品茶工作室。这可真是件新鲜事,现在年轻人不都爱喝奶茶咖啡嘛,怎么还有同学正儿八经地摆开茶具泡起茶来了?
推开门进去,意外地发现这里还挺热闹。七八个同学围坐在长桌旁,有个男生正在认真地往小茶杯里分茶。他不好意思地笑笑说:“这泡水温没掌握好,香气没完全出来。”旁边戴眼镜的女生接话:“我觉得已经很好喝啦!比超市买的茶包强多了。”
这里不只是喝茶的地方
负责工作室的小王给我递来一杯刚泡好的龙井:“学长尝尝看?我们这儿其实就是个让大家放松的角落。”他告诉我,这个空间最开始就是几个爱喝茶的同学凑在一起弄的,后来慢慢变成了固定的潜江学子茶艺交流坊。
“考试周那几天这里最热闹。”小王指着墙边的书架,“有人带着复习资料来,学累了就泡杯茶歇会儿。说来也怪,在这喝杯茶再看看书,脑子确实清醒不少。”
让我惊讶的是,来这里的不全是文科生。机械工程的李同学就是常客:“搞课程设计那会儿,卡壳了就来坐坐。手里摆弄着茶具,眼睛看着茶叶在水里舒展,有时候突然就来灵感了。”他说有次在等水开的时候,居然想明白了一个机械结构的连接问题。
大叁的刘同学说起她的经历特别有意思:“我本来是为了减肥才来的,听说喝茶能刮油。结果学着学着,反而对茶点产生了兴趣。”她现在会自己做低糖的茶点带来和大家分享,“配上清茶,比吃零食舒服多了。”
茶香里的青春时光
上周五下午我正好没事,又在工作室待了会儿。这时人不多,只有叁两个同学在慢悠悠地喝茶聊天。话题从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,慢慢聊到了各自家乡的茶。
“我家那边产毛尖,”来自信阳的小张边说边比划,“我奶奶炒茶的时候,满院子都是香的。”云南来的小李接话:“我们那的普洱茶饼比我年纪都大!”
听着他们聊天,我突然觉得这小小的空间挺奇妙的。没有手机刷屏的干扰,大家就面对面坐着,手里捧着温暖的茶杯,话匣子自然就打开了。这种真实的交流,在现在这个低头族遍地的校园里,真的挺难得的。
小王笑着说,他们最近在尝试把不同产地的茶叶进行对比品尝:“福建的同学带了铁观音,浙江的同学寄来了西湖龙井,我们就像开盲盒一样,猜猜这泡茶来自哪里。”这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方式,倒比课堂上死记硬背来得有效。
窗外夕阳西下,茶香还在空气中飘荡。这个由学生自发组织的潜江学生品茶工作室,不知不觉已经成了校园里一个特别的存在。它不像社团那样正式,也没有什么硬性的活动要求,就是给大家提供了一个能静下心来、慢慢喝杯茶的地方。
也许在很多人看来,喝茶是上了年纪的人才爱的事。但看着这些年轻人专注地闻香、品茗、交流,你会发现,传统的茶文化正在以他们自己的方式传承。不需要太多条条框框,就是简简单单地因为喜欢而聚在一起,因为享受这个过程而坚持。
下次你在校园里闻到茶香,不妨也循着香味去找找看。推开门,可能就会有人笑着递给你一杯刚泡好的茶,然后说:“来,试试看?”这杯茶里,有故事,有友情,还有属于年轻人才懂的——那种在快节奏生活里,找到自己慢下来的方式的小确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