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兰店学生约100叁小时,周边学子约百名叁小时
这几天朋友圈里有个消息传得挺热闹,说咱们普兰店学生约100叁小时聚集在市民广场,为社区义务服务。这事儿听着新鲜,我特意挑了周末去看看究竟。
刚到广场边,就看见穿校服的学生们叁叁两两分散在各个角落。有个戴眼镜的男生正蹲在花坛边补种月季,手上沾满了泥巴。旁边几个女生在给老人量血压,手法还挺专业。我数了数现场人数,还真差不多百来人。
义务服务的温暖场景
最让我感动的是象棋角那边。几个学生陪着社区里的老爷子下棋,明明能赢的局,偏要故意走错两步。穿蓝校服的男生悄悄跟我说:“让爷爷们赢两盘,他们能高兴一整天。”这话听着真暖心。
路边摆着几个便民服务摊,有修自行车的,有磨剪刀的。有个扎马尾的女生手法利索,正给邻居修电磁炉。她擦了把汗说:“跟爸爸学的,没想到真能用上。”这些孩子做的都是实实在在的小事,但特别打动人。
组织活动的老师告诉我,这个周边学子约百名叁小时的活动已经坚持半年了。起初只有十几个学生参加,后来大家听说后都抢着报名。现在每次活动都要控制人数,不然来得人太多安排不过来。
我注意到有些学生明显是第一次参加,动作还不太熟练。但街坊们都特别宽容,王阿姨笑着说:“孩子们有这份心就够了,慢点怕啥。”这种互相体谅的氛围,让整个活动特别温馨。
快到中午时,学生们开始收拾工具。叁个小时的服务时间里,他们修好了二十多件小家电,给近百位老人做了健康检查,还把广场西边的花坛整修一新。这效率确实让人佩服。
看着孩子们收拾东西准备离开,我突然觉得,这样的普兰店学生约100叁小时活动,比什么说教都管用。既让同学们得到了锻炼,又真帮街坊邻居解决了实际问题。
社区李主任说得在理:“现在总说年轻人这不行那不行,我看是他们没找到合适的平台。像这样周边学子约百名叁小时的活动,既发挥特长又服务社区,双赢。”
临走时遇见个高叁学生,他说马上要高考了,这可能是他最后一次参加。但他说已经培养了学弟接手他的修电器活儿,这份温暖会继续传递下去。这话让我特别感慨,好的传统就是这样一代代传承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