汝州500一晚同城约茶,汝州同城约茶一晚500
这几天朋友圈里总能看到“汝州500一晚同城约茶”的讨论,说实话第一次看到这个标题时,我还以为是新开的茶馆搞促销。直到在便利店买烟时听见两个小伙子闲聊,才意识到这话题比想象中热闹。
老张在汝州开了十几年茶馆,昨天路过时看他正擦着紫砂壶,就顺口问了句这事儿。他放下茶巾笑了笑:“现在年轻人说的约茶,和我们当年端着盖碗听豫剧可不是一回事咯。”这话让我愣了下,确实,同样都是“汝州同城约茶一晚500”,不同人理解的角度天差地别。
两种不同的茶香
老张的茶馆在老城区,一壶信阳毛尖才叁十块。他说最近总有生面孔进来就问有没有“特别服务”,弄得他只好在门口贴了张“本店仅提供传统茶饮”的告示。而新城区那些装修时髦的茶空间,倒是真有人愿意花五百块点一泡金骏眉,坐在落地窗前谈事情。
其实在汝州这样的城市,晚上愿意花五百块喝茶的,多半不是单纯为了解渴。可能是谈生意的老板需要个安静地方,也可能是年轻人想找个像样的场合谈事。当然,也不能排除有些人借着“汝州500一晚同城约茶”的名头做些别的勾当。
上周在出租车上,司机师傅说得更直白:“现在晚上接到去茶楼的单子,十个里有八个是往洗耳河那边的新茶馆送人。”这话让我想起前两天遇到的老同学,他说现在谈合同都不去饭店了,改去茶室,“清净,而且显得有品位”。
说起来挺有意思,同样是“汝州同城约茶一晚500”,在老张那里能喝半个月好茶,在新式茶空间可能就够体验一次。这差价买的不仅是茶叶,还有环境、服务,或许还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。
晚上特意去了趟新城区的茶空间,确实和传统茶馆不一样。灯光调得刚好,每个卡座都隔着竹帘,菜单上写着“私人定制茶道体验”。旁边桌几个穿着西装的人在谈项目,偶尔能听见“融资”“流量”这样的词。
倒是遇见个有意思的年轻人,他说每个月会来这么一次:“花五百块点个单人包间,把手机关了写项目计划书。这钱买的是叁个小时没人打扰的清净。”他晃着茶杯笑了笑,“比咖啡厅划算,至少没人吵你”。
走出茶室时已经十点多,看见隔壁桌的客人正小心翼翼地把没喝完的茶叶打包。服务员轻声提醒:“先生,这茶可以寄存,下次来继续喝。”突然觉得,或许这就是“汝州500一晚同城约茶”的另一种样子——不是一次性的消费,而是种持续的生活滋味。
回老城区时特意绕到老张的茶馆,他还在那慢悠悠地擦桌子。听说我去体验了五百块的茶,他倒没说什么,只是沏了杯新到的仰天雪绿推过来。“尝尝,这才是咱汝州人该喝的茶。”茶香飘起来的时候,窗外正好有晚归的电动车按着喇叭经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