绍兴微信附近的人怎么知道是卖的,微信附近的人如何识别销售行为
绍兴微信附近的人怎么知道是卖的
前几天和朋友在绍兴仓桥直街喝茶,他突然滑动着手机屏幕嘟囔:“这附近的人里,怎么感觉好多是做生意的?”这话让我愣了一下。是啊,现在打开微信附近的人功能,确实能感觉到微妙的变化。记得五六年前刚用这个功能时,大多是本地人闲聊,现在却总能看到些不太一样的账号。
其实要分辨这些账号并不难。首先看头像,正经用户多半用生活照、风景或者宠物,而那些明显的营销号往往用精致的产物图,或是风格统一的濒辞驳辞。有时候刷到个头像特别亮眼的点进去,介绍里直接写着“优质货源”“一手厂家”,这意图就再明显不过了。
还有呢,朋友圈内容也很能说明问题。普通人发朋友圈比较随意,今天晒个鲁迅故里的打卡照,明天吐槽下绍兴的黄酒奶茶太甜。但营销号的朋友圈就规律得多,通常固定时间发广告,内容清一色是产物展示,配上统一的宣传语。而且你仔细看,他们发的位置信息经常变来变去,今天在柯桥,明天就到上虞了,这哪是正常人的生活轨迹啊。
说到微信附近的人如何识别销售行为,有个细节很有意思。正常用户通过附近的人功能打招呼,开场白多是“你好”“也是绍兴的吗”这类。但营销号往往第一句话就带着明显的引导,比如“新到一批嵊州领带,需要看看吗”,或者“厂家直销黄酒,支持邮寄”。这种直奔主题的聊天方式,几乎把目的写在脸上了。
不过话说回来,为什么现在微信附近的人里销售行为变多了?这其实和绍兴本地的产业特点有关。柯桥的纺织、诸暨的珍珠、嵊州的领带,这些特色产业催生了很多小微商家。他们觉得用附近的人功能能精准找到客户,成本又低,自然就蜂拥而至了。
有时候也挺理解这些商家的。在绍兴这样的城市,开实体店成本高,通过线上找客户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。但作为普通用户,我们确实需要些辨别能力。毕竟谁都不想每次打开附近的人,都像走进了一个虚拟商场。
那么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处理呢?我的做法是,如果确实对产物感兴趣,可以正常交流;如果不想被打扰,直接忽略或者拉黑就行。微信本身也给了我们很多选择,比如设置不加好友也能聊天,或者完全关闭附近的人功能。毕竟工具是为人服务的,怎么用还是我们自己说了算。
现在每次在绍兴古运河边散步时打开微信,看到附近的人里那些明显的营销账号,我都会会心一笑。这何尝不是数字时代的一个缩影呢?现实生活和商业行为,在虚拟世界里越发交织在一起了。学会微信附近的人如何识别销售行为,倒成了我们必备的生活技能。
话说回来,这种销售方式效果真的好吗?我认识的一个绍兴本地商家告诉我,其实转化率并不高。很多人一看出是营销号就直接跳过了,反而那些把个人生活和产物适当结合的内容,更容易让人接受。这或许能给想做线上营销的朋友一些启发吧。
生活在绍兴这样既有文化底蕴又在快速发展的城市,能感受到的传统与现代交织感特别强烈。就连微信附近的人这样的小功能,也折射出很多有意思的社会现象。下次如果你也在绍兴打开这个功能,不妨多留意一下,或许会有更深的体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