昆玉怎么知道陌陌是不是做鸡的,如何判断陌陌用户身份
昆玉这几天心里老是犯嘀咕,他在陌陌上认识了一个叫“小雨”的姑娘,两人聊得挺投缘。可这聊得越久,他心里就越不踏实。朋友总说社交软件上骗子多,有些人做的“生意”不那么正经。昆玉就琢磨开了:这小雨到底是个普通上班族,还是……他脑子里冒出一个念头,但又不敢确定,心里那个纠结啊。
其实不光昆玉,很多人都有过这种疑虑。在网络世界里,大家戴着面具,你看到的可能只是对方想让你看到的。那怎么办呢?总不能直接去问人家吧?那也太冒犯了。所以,我们得学着从一些细节里去观察。
首先啊,你可以看看她的主页和动态。一个正常用户的动态,通常比较生活化。比如分享点吃饭的照片,拍个风景,或者吐槽下上班好累。内容可能有点琐碎,但贵在真实。但如果一个人的动态里,全是些暗示性很强的照片,或者文案总在强调“一个人好孤单”、“有没有人请我喝酒”,那你可能就得多个心眼了。
再看看聊天的方式。普通女孩跟你聊天,节奏通常比较平缓,有时间就回,没空就放着。她们更在意聊不聊得来。但如果对方没聊几句,就特别主动,甚至有点急切,动不动就往“红包”、“礼物”、“出来坐坐”这些话题上引,那这个信号的指向性就有点明显了。昆玉心想,小雨好像还没到这一步,但确实偶尔会提到哪家新开的酒吧不错。
还有一个关键点,就是看对方对个人信息的保护程度。正经交友的人,虽然也会保持警惕,但聊到一定程度,可能会愿意透露一些真实信息,比如工作的大致领域,住在哪个区。而另一些人,对自己的职业、生活轨迹讳莫如深,问起来就含糊其辞,或者编造一个经不起推敲的故事,然后把话题迅速拉回到约你见面这件事情上。这种急于促成线下见面的迫切感,往往就是个需要警惕的信号。
当然了,我们也不能一棍子打死所有人。有些女孩性格就是比较外向开朗,有些可能只是从事销售、公关这类需要拓展人脉的职业,所以显得主动一些。判断陌陌用户身份,不能单凭一点就下结论,得综合起来看。就像拼图,一片两片说明不了问题,但碎片多了,整个画面就清晰了。
昆玉回想起和小雨的聊天记录,她确实发过加班的照片,也提过几个挺专业的行业术语,听起来不像是瞎编的。这么一想,他心里稍微踏实了点。也许人家就是个工作压力大,想找人聊聊天解闷的普通女孩呢?自己是不是有点太过疑神疑鬼了?
在网络社交里,保持一份警惕心是好的,它能保护我们不上当受骗。但这份警惕不应该变成我们与人正常交往的枷锁。最重要的是把握那个度,既不要轻易交出全部信任,也别因为过度的猜疑,错过了可能存在的真诚友谊或缘分。
昆玉决定,下次和小雨聊天时,可以再自然地问问她的工作情况,或者约个白天在咖啡馆见个面。如果对方总是推叁阻四,或者坚持只在晚上去一些暧昧的场所,那答案可能就不言自明了。他心里有了谱,感觉不像之前那么焦虑了。这网络世界啊,真得像过马路一样,得一看二慢叁通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