阳泉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,阳泉站前小巷风貌

发布时间:2025-11-06 00:44:23 来源:原创内容

来阳泉出差的人,大概都会对火车站对面那条小巷子有点印象。说它是条巷子吧,其实更像是一条被两排老楼房夹出来的缝隙,窄得连阳光都要侧着身子才能挤进来。

巷口总停着几辆落满灰尘的叁轮车,车斗里堆着不知谁家要换的旧门窗。再往里走,地面坑坑洼洼的,下雨天可得留神,一不留神就会踩进积水坑。可奇怪的是,这条其貌不扬的巷子,却比旁边宽阔的马路更有生活气息——晾衣绳从二楼窗户伸出来,挂着老头儿的白背心、花衬衫;不知哪家的收音机在放晋剧,咿咿呀呀的声音和炒菜的滋啦声混在一起。

巷子里的老面孔

修鞋的老王在巷子中间摆了二十多年摊。他的工具箱像个百宝箱,锥子、线团、鞋掌摆得整整齐齐。“现在的人啊,鞋坏就扔咯,”他边钉鞋跟边说,“以前一双鞋要补叁四次呢。”说话时头也不抬,手上的活计不停。隔壁理发店的张姨常来给他送茶水,两人就坐在小马凳上聊家常,说谁家孩子考学,谁家店面转租。这些零碎的对话,组成了巷子里最真实的背景音。

对了,巷子深处有家烧饼铺,那香味能飘出老远。老板娘和面的时候,整个案板都会跟着晃动。她做的千层烧饼,一层层撕着吃能消磨半个下午。常有个戴眼镜的中年人来买烧饼,总是站在摊位前就迫不及待咬上一口,烫得直呵气还要说“就是这味儿”。后来听说他是在外地工作的阳泉人,每次回老家,第一站不是回家,而是先来巷子买两个烧饼。

巷子西头有棵老槐树,树下总聚着下棋的大爷。他们的棋局从清晨持续到日暮,楚河汉界杀得难分难解。路过的人偶尔驻足观战,但很少有人插嘴——这是老住户们心照不宣的规矩。树荫在地上投出斑驳的影子,就像这条巷子本身,在时光里慢慢沉淀出自己的节奏。

新旧交织的日常

当然,巷子也在悄悄变化。去年开了家奶茶店,招牌亮闪闪的,和周围的旧店铺显得格格不入。开始大家都好奇这种甜腻腻的饮料谁会买,没想到现在修鞋的老王偶尔也会让跑腿小哥带一杯。外卖电动车在巷子里穿来穿去,铃声叮叮当当的,打破了往日的宁静,但也带来了新的生机。

有个在附近写字楼上班的姑娘说,她最喜欢午休时来巷子里转转。“从玻璃大厦走到这里,就像换了个世界,”她站在裁缝店门口量尺寸,“在这做条裙子比商场便宜一半,老师傅的手艺还特别好。”裁缝店橱窗里挂着几件做好的旗袍,阳光照在上面,缎面泛着温润的光。

傍晚是巷子最热闹的时候。放学的小孩追跑打闹,买菜回来的主妇在粮油店前偶遇,就站着聊起今天的菜价。空气中飘着各家各户的饭菜香,还能听到铲子碰铁锅的清脆声响。这时候的阳泉站前小巷风貌,就像一幅浓墨重彩的风俗画,每个角落都充满了人情味儿。

有人说这条巷子太旧了,该拆了。可是住在里面的人不这么想。二楼那个爱养花的大姐在窗台上摆满了茉莉和吊兰,花开的时候,整条巷子都是香的。她说在这住了叁十年,闭着眼睛都能摸回家。这话不假,巷子里的每块砖、每个门槛,都刻着岁月的痕迹,也承载着很多人的记忆。也许有一天这里会改变模样,但此时此刻,它依然在用最朴实的方式,讲述着属于这个小城的故事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