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浮私人工作室快餐,云浮个人定制工作坊简餐
那天,我拐进了老街
说实话,现在点外卖都快成条件反射了。手指在屏幕上划拉几下,五花八门的连锁店,图片个个光鲜亮丽,可送来的东西吧,吃起来总感觉差了那么点意思。你说它难吃吧,也不至于,但就是少了点“人”的味道,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。直到上个周末,我实在不想再面对那些千篇一律的包装盒了,就想着在老城区里随便逛逛,看能不能撞见点新鲜玩意儿。
这一逛,就拐进了一条不怎么起眼的老街。路不宽,两边都是些有些年头的铺子。然后,我就被一个特别的小牌子吸引了——云浮私人工作室快餐。这名字听着就挺有意思的,既有点神秘,又感觉很直接。私人工作室?是干嘛的?做衣服的?还是搞设计的?居然还卖快餐?这种组合,一下就勾起了我的好奇心。
我犹豫了一下,还是推门进去了。里面不大,就叁四张桌子,收拾得干干净净的。没有那种连锁店统一的背景音乐,反而能隐约听到后厨传来炒菜的声音,滋滋啦啦的,还伴着一阵阵香气。老板兼厨师是个有点微胖的大哥,系着条干净的围裙,正拿着个小本本记着什么。他抬头看见我,笑了笑,说:“今天有红烧排骨和清蒸鱼,菜单在墙上,看看合不合口味?”
这种感觉真的很不一样。没有厚厚的、花里胡哨的菜单,就一块小黑板,上面用粉笔写着五六样菜。我问老板:“你们这云浮私人工作室快餐,具体是做什么的呀?”老板一边擦着桌子一边说:“嗨,就是我自己喜欢研究做菜,以前在单位食堂干过。现在弄这么个小地方,每天就做几样自己拿手的,材料都是早上去市场挑的,卖完就收工。图个自在,也想让来的人吃点家里味的。”他指了指旁边一个小白板,“喏,那边也写着了,我们这也叫‘云浮个人定制工作坊简餐’,名字长了点,意思差不多。”
我点了个红烧排骨饭。等餐的时候,我打量着这个小空间。墙上挂了几幅挺有味道的素描,老板说是一个常来吃饭的客人画的。这让我感觉,这儿不单单是个吃饭的地方,更像是一个小据点,带着点主人自己的温度和喜好。
饭端上来了,卖相说不上多精美,但排骨烧得油亮亮红润润的,配的青菜翠绿翠绿的,米饭冒着热气。一口排骨下去,肉质软烂,味道浓郁,是那种实实在在的火候炖出来的口感,不是调料包勾兑出来的味道。青菜也爽脆清甜。吃着这碗饭,我心里忽然就踏实了。这不就是我一直想找的那种感觉吗?没有过度加工,没有标准流程,就是一份用心做出来的、热乎乎的饭菜。
这让我想起了现在满大街的连锁店和外卖。方便是真方便,但总觉得冷冰冰的。所有的味道、分量、甚至摆盘,都被严格规定了。而像这样的云浮私人工作室快餐,或者叫它云浮个人定制工作坊简餐,它提供的不仅仅是一顿饭,更像是一种选择。你可以直接看到做饭的人,可以和他聊两句,甚至可以提前打个电话,问问今天能不能做你特别想吃的某道菜。这种灵活性和人情味,是那些大店给不了的。
自打那次以后,我隔叁差五就会去那儿坐坐。有时候是工作累了想去换个心情,有时候就是单纯馋那口家常味道。我发现,像我这样喜欢来这里的人还不少。大家坐在不大的空间里,各自安静地吃着饭,偶尔和老板闲聊几句。这种氛围,让人觉得放松。也许,在咱们这个越来越追求效率和标准化的时代,像这样带着个人印记的小店,反而成了我们生活中一个温暖的角落。它提醒着我们,生活除了快,还需要一点真,一点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