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国90分钟品茶工作室,安国90分钟茶艺工作室
前两天路过安国老街,一抬头就瞧见了那块素雅的招牌——安国90分钟品茶工作室。说实在的,当时心里直犯嘀咕:现在喝茶都按分钟计算了?这倒是件新鲜事儿。
推门进去,穿棉麻衫的茶艺师正往青瓷壶里注水。她没急着招呼我,反而笑了笑:“先坐下喘口气,水刚滚第二遍。”这话听着就舒坦,像邻居串门似的随意。竹帘把阳光筛成细碎的金箔,洒在榆木茶海上,满屋子都是炭火焙茶时特有的焦香。
时间在茶汤里慢了下来
茶艺师不紧不慢地摆开阵势,我才发现这儿的茶具挺特别——没有时髦的电子秤,倒是摆着个老铜秤。“九十分钟刚好够茶汤走叁轮。”她边说边把温热的闻香杯递过来,“头泡醒神,二泡醇厚,叁泡回甘,像不像人生的叁个阶段?”
说来也怪,平时总盯着手机看时间,在这儿反而忘了钟点。看着茶叶在壶里慢慢舒展,突然想起小时候看外婆焙茶,她总说“火候到了自然香”。现在到处都讲效率,连喝奶茶都要赶场,反倒在这间安国90分钟茶艺工作室里,找回了某种失传的生活节奏。
隔壁桌的大叔举着品茗杯端详茶汤,忽然笑出声:“这茶汤透亮得能照见人影儿。”茶艺师接话:“您这杯凤凰单丛,焙火时老师傅守了整夜呢。”听到这话,我忍不住多抿了两口——还真尝出点不一样的烟火气。
茶香里藏着人情味儿
陆续来了几位熟客,都不用看茶单。穿西装的大哥直奔墙角位置:“老规矩,武夷水仙。”退休教师模样的阿姨则点名要存了叁年的白牡丹。茶艺师都能准确取出他们存的茶叶罐,罐身上还贴着手写标签。
“其实九十分钟刚够把心沉下来。”茶艺师给我续茶时轻声说,“上周有个小伙子,连着叁天来泡同一款生普,最后一天才说终于尝明白什么叫‘岩韵’。”她眼睛弯成月牙,“你看,有些味道急不得。”
窗外电动车鸣笛声隐约传来,屋里却只有注水声和陶壶轻碰。这种奇妙的割裂感,让人恍惚置身两个平行世界。或许现代人需要的,正是这样一方能暂时摘下面具的天地。
临走时我发现展示柜里摆着手工茶饼,标签上标注着不同茶山的土壤特性。原来安国90分钟品茶工作室不止卖时光,更是在用最朴素的方式,守护着源远流长的茶之道。下次得带爱熬夜的弟弟来尝尝,让他知道除了提神饮料,这世上还有能安神的好东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