濮阳同城喝茶上课,濮阳品茶学习交流活动
最近听说“濮阳同城喝茶上课”特别火,身边好几个朋友都去体验过了。我本来还纳闷,喝茶就喝茶,怎么还跟上课扯上关系了?抱着好奇心,我也报名参加了一次,没想到还真挺有意思的。
那是个周日下午,活动地点在老城区的茶馆里。推门进去就闻到淡淡的茶香,十来个人围坐在长桌旁,有年轻人也有中年人,气氛挺轻松的。组织者是位姓林的茶艺师,穿件素色棉麻衫,说话不急不缓的。
原来喝茶有这么多门道
林老师先让我们闻了几种茶叶的干香。说真的,在这之前我觉得茶叶闻起来都差不多,但仔细分辨才发现,龙井有股炒豆香,铁观音是兰花香,普洱居然有陈木的韵味。“大家别急着喝,”林老师笑着说,“先跟茶叶打个招呼。”这个说法挺新鲜,让我突然觉得手里这捧茶叶有了生命。
泡茶环节更有意思。水温、时间、手法,每个细节都会影响茶汤的味道。我往常泡茶就是抓把茶叶往杯子里一扔,开水一冲了事。看了林老师的演示才知道,同样的茶叶,用心泡和随便泡,味道能差出十万八千里。比如泡绿茶,水温要控制在80度左右,要是用沸水,就把嫩芽烫坏了,喝起来发苦。
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品茶环节。林老师让我们小口慢饮,在嘴里停留片刻再咽下。说来奇怪,平时咕咚咕咚喝惯了,慢下来反而品出了以前没注意的味道。同一款茶,第一泡清新,第二泡醇厚,第叁泡甘甜,像在听一首层层递进的曲子。邻座的大姐感慨:“喝了半辈子茶,今天才算是真正会喝茶了。”
这种“濮阳品茶学习交流活动”最打动我的,是它不单纯是上课。大家喝着茶,很自然地就聊起来了。有位老先生分享了他收藏的老茶饼,还有个90后姑娘说她开始学茶是为了缓解工作压力。在这种轻松的氛围里,陌生人很快就熟络起来。
我现在周末有空还会去参加他们的活动。每次主题都不一样,有时专门品鉴一种茶,有时学习茶席布置,偶尔还会有节气茶会。慢慢地,我发现自己不仅懂了些茶知识,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在忙碌生活中停下来,安心喝杯茶。这种感觉,就像给紧绷的神经做了个舒缓的按摩。
回家后,我还真养成了每天认真泡茶的习惯。虽然手法还不太熟练,但至少不会糟蹋好茶叶了。上周朋友来家里做客,我还现学现卖,给他们泡了壶正山小种,被夸“有模有样”呢。这种把学来的东西用在生活中的成就感,确实让人开心。
如果你在濮阳,也对喝茶感兴趣,不妨去体验一下。不管是想学点知识,还是单纯想找个地方放松心情,这样的活动都挺值得参加的。毕竟在快节奏的生活里,能安静地喝杯好茶,和志趣相投的人聊聊天,本身就是件很惬意的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