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度大学城学生约茶,平度大学城学子品茶聚会
最近路过平度大学城商业街时,发现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:越来越多的学生相约在茶馆里写作业、聊天,这倒让我想起我们那时候挤在食堂讨论小组作业的场景。
说起来你可能不信,现在学生约茶的方式都升级了。上周叁下午,我在一家叫"茶语时光"的店里等人,隔壁桌四个学生正围着平板电脑讨论什么课题。穿格子衬衫的男生掏出手机说:"我把资料发群里,咱们边喝边看。"他们点的蜜桃乌龙茶在桌上冒着热气,那氛围比图书馆轻松多了。
约茶这件事儿
其实仔细想想,平度大学城学生约茶能流行起来不是没道理的。学校周边的咖啡馆总是人满为患,有时候连个插座都找不到。反倒是这些新开的茶馆,环境清静,价格也合适——人均十五块就能坐一下午。大叁的小林告诉我,她们宿舍现在每周五晚上都会固定找家茶馆聚聚,"比在宿舍点外卖有意思,又能说说悄悄话"。
我见过最特别的约茶是在雨天的午后。两个学生坐在靠窗的位置,面前摊着考研资料,手边的青柠绿茶已经续了两次水。他们偶尔抬头交流几句,大部分时间各自安静看书。那种默契让人想起古人的"赌书消得泼茶香",只不过现在的平度大学城学子品茶聚会,更多了几分现代学子特有的节奏感。
茶馆老板阿杰给我算过账:平日下午叁点后和周末全天,店里八成客人都是学生。有些是正经来讨论课题的,有些就是单纯想换个环境。"最近我们特意增加了带鲍厂叠插口的座位,还推出了适合分享的拼茶套餐。"
不过要说最热闹的,还得数期末考试前那几周。整个学期的知识点,好像都能在茶馆的方桌上被重新梳理。记得有次听到邻桌学生在争论微观经济学的概念,争到激烈处突然集体沉默,然后不知谁先笑了场,紧张气氛瞬间化解——这种场景在正经自习室可不太常见。
可能有人会觉得,年轻人聚会就该去热闹的地方。但你看那些选择约茶的学生,他们似乎找到了一种平衡:既不是完全封闭的独处,也不是过于喧闹的社交。就像大二女生小敏说的:"在这里既能专注做事,累了又能随时和人聊几句,感觉时间过得特别踏实。"
夜幕降临时分,茶馆暖黄的灯光亮起。透过玻璃窗能看到学生们叁叁两两道别,背包里装着书本,手上还拎着没喝完的打包茶饮。这个画面忽然让我觉得,平度大学城学生约茶这件事,或许会成为他们大学生活里特别的一笔记忆——就像我们当年在操场边聊天,在小吃街分享烤串那样,带着这个年纪特有的,既认真又随性的温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