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安喝茶新茶嫩茶,福安新茶品茗嫩芽香
这几天朋友老张神秘兮兮地打电话来:"听说今年福安的春茶特别香,找个时间尝尝?"我握着电话,窗外梧桐树正抽着嫩芽,忽然就想起了小时候跟着爷爷去茶山采青的日子。
说起福安这个地方啊,可能外省人不太熟悉,但在咱们闽东茶客心里,那可是块风水宝地。太姥山的云雾,白云山的清泉,把这里的茶树滋养得格外水灵。每年清明前后,茶农们就挎着竹篮上山了,专挑那刚冒头的两片嫩芽,带着露水采下来,光是看着就叫人欢喜。
新茶的讲究
新茶这玩意儿娇贵得很。上周末我在茶庄看见老师傅炒茶,那双手在二百多度的铁锅里翻飞,青叶在掌心唰啦啦地响,满屋子都是豆香味儿。老师傅边炒边说:"新茶就像十八岁的姑娘,火候轻了留不住香,重了又伤着灵气。"
泡新茶更是个手艺活。水不能太滚,八十五度正好,先在白瓷杯里温着,投茶时要听见细微的沙沙声。头泡茶汤是淡金色的,凑近闻时,那股鲜爽气能顺着鼻腔直往脑门顶钻。我常觉得,这滋味就像咬了口刚摘的青枣,齿颊间都是山野的清新。
老茶客都知道,福安新茶最妙的是第叁泡。那时茶叶完全舒展开来,茶汤从金黄转为浅琥珀色,入口微涩,但回甘特别持久。像现在这样初夏的午后,配块绿豆糕,坐在竹帘下慢慢呷着,看阳光透过茶汤在桌面投下晃动的光斑,日子都跟着慢下来了。
巷子深处的茶香
城南有家开了叁十年的老茶铺,老板娘总是系着蓝布围裙。昨天我去买茶,她正在教新来的小伙计:"客人都说咱家茶香不同,其实是咱们一直收白云山北坡的茶——那边日照短,茶叶长得慢,积累的氨基酸多呀。"说着捻起几根茶叶在掌心:"你看这白毫,多像初春的霜花。"
其实喝茶这件事,说到底喝的是个心境。现在人总爱追求名贵茶具,倒不如找个合适的盖碗来得实在。我见过隔壁退休的李老师,用最普通的玻璃杯泡茶,也能喝得眯起眼睛晃脑袋。他说:"好茶自己会说话,你静下来就听得见。"
昨儿傍晚雷雨过后,我照例泡了杯新茶。水汽混着茶香袅袅升起,忽然就想起陆羽在《茶经》里说的"啜苦咽甘,茶也"。这福安新茶的妙处,大概就在于苦后回甘的那份惊喜,像极了生活本身的滋味。
茶凉了续水,窗外霓虹初上。老张发来消息说周末要来品茶,我回他:"今年的头采牡丹王还给你留着呢。"手机搁下时,瞥见杯底舒展的茶叶,在灯光下宛如碧玉雕成的小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