锦州品茶课程工作室,锦州茶艺学习中心
最近路过锦州老城区,发现一家新开的锦州品茶课程工作室,透过木色窗棂能看见里面摆着整套茶具。这让想起前阵子朋友总念叨想学茶艺,说现在年轻人流行用泡茶来放松心情。
推门进去就闻到淡淡的茶香,穿着棉麻褂子的老师正在教学员温杯。有个姑娘小心翼翼往紫砂壶里注水,手腕抖得厉害,老师轻轻托住她的手说:"水线要像春蚕吐丝那样绵绵不绝。"这句话突然让我觉得,喝茶原来不只是喝茶。
在茶香里遇见另一种生活节奏
工作室主理人是个接地气的锦州本地人,之前在北京茶楼呆了十几年。他边烫茶杯边说:"咱们这辈人总急着赶路,现在年轻人反而懂得慢下来。上周还有个外卖小哥来学,说送完午高峰就想来这儿静一静。"他沏的凤凰单丛有蜜兰香气,喝到第叁泡居然尝出杏仁味。
墙边书架摆着各地茶叶标本,从福鼎白茶到云南普洱一应俱全。最让我惊讶的是居然找到咱们辽西的凌塔茶,老师笑着说:"别看这茶现在知道的人少,明朝时候可是贡品呢。"
学员们围坐在原木茶台前,有人记录水温,有人观察茶叶舒展。有个戴眼镜的男生正在练习"凤凰叁点头",壶嘴起落间水声潺潺,他说这个动作练了整整两周才不洒水。
茶汤里照见的人生滋味
第二次去正好遇见品鉴课,二十种茶汤在小瓷碗里排开。老师让大家盲品找那泡凌塔茶,结果多数人都选错了。有个阿姨咂着嘴说:"我喝了大半辈子茶,今天才学会用舌头两侧尝酸涩度。"
其实最打动我的,是听到学员们的聊天。有个年轻妈妈说每天哄睡孩子后,会给自己泡壶安溪铁观音:"等待茶叶慢慢舒展的十分钟,才感觉时间真正属于自己。"还有个退休大爷现在能分清正山小种的金桂香和烟熏味,他老伴在旁边插话:"自从他来学茶,家里麻将局都改茶话会了。"
茶艺老师整理茶荷时说起个细节:很多学员刚开始总问"步骤对不对",现在更多人关心"这么泡好不好喝"。这种转变特别有意思,就像我们终于从按谱做菜进步到随性烹饪。
最近发现这家锦州茶艺学习中心的周末班要排队预约了。可能在这个手机响个不停的时代,越来越多人渴望找个地方,安安静静看着茶叶在杯中旋转下沉。就像那位老师说的,喝茶的奥妙不在于喝到第几泡,而在于你愿意为它空出整个下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