穆棱男人喜欢去的小巷子,穆棱汉子常走的小胡同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13:54:51 来源:原创内容

这条小巷子藏在穆棱城东头,青石板路被磨得锃亮,墙角青苔润得像浸了油的翡翠。老陈家的烧酒铺子天不亮就飘出酒香,那是用本地高粱蒸的,烈得很,抿一口能从喉咙烧到肚脐眼。

巷口修鞋的老张头在这儿摆了叁十年摊。他眯着眼穿针引线,嘴里总念叨:“穆棱男人啊,就爱往这儿钻。不是图近便,是图个松快。”他说的松快,我后来才明白——那些穿西装打领带的,拐进巷子就解开领扣;穿工装的,蹲在石阶上点根烟,火光映着额角的汗珠子。

巷子里的烟火气

傍晚五点半,巷子真正活过来了。烧饼铺的鏊子哐当响,刚出炉的饼子烫手,掰开能看见十八层酥皮。男人们拎着酒瓶晃进来,熟门熟路地钻进挂着蓝布帘的羊汤馆。老板也不招呼,见人来了就往锅里抓把粉丝,撒上香菜末,热腾腾的碗往桌上一蹾。有人哧溜哧溜喝着汤,有人划拳,声音震得屋檐下的灯笼直晃悠。

开货运的老李每周必来。他说方向盘攥久了,得找个地方让手指头松泛松泛。巷尾剃头师傅的推子嗡嗡响,老李闭着眼任碎发落在围布上,半晌忽然冒一句:“在这巷子里走叁趟,比吃降压药还管用。”旁边修自行车的王叔接话:“可不是嘛,新修的柏油马路光溜得能照镜子,可走着不踏实,不如这坑洼石板路硌脚。”

要说这穆棱汉子常走的小胡同,最妙的还是下雨天。雨珠子顺着黑瓦檐串成线,在青石板上溅起水花。男人们挤在屋檐下,也不急着走,就看雨幕里朦胧的灯笼光。酒铺老板拎出陶泥小壶,给蹲在门槛上的几位满上。没人说话,只有雨声和吞咽酒水的咕咚声。

老手艺新故事

巷子中间有家锔瓷摊,七十岁的赵老爷子还在守着他的金刚钻。现在年轻人谁还锔碗啊,可他摊子前总围着人。有个西装革履的年轻人常来,说是搞滨罢的,就爱看老爷子用紫铜钉补瓷瓶。有一次他带来摔成八瓣的紫砂壶,老爷子用蚂蟥绊的技法给箍好了,年轻人捧着壶直吸气:“这比我们写代码精细多了。”

暮色渐浓时,巷子里的声音渐渐糅成一片。修鞋摊的锤击声混着酒铺的划拳声,羊汤馆的风铃叮叮当当,还有不知谁家收音机里飘出的二人转。住巷尾的老教师说,他教过的学生里,那些最有出息的,逢年过节还是要回这条巷子走走。有个在深圳当了老板的学生告诉他,走在华尔街总觉得脚底发飘,得回这巷子踩踩石板,心里才踏实。

路灯亮起来,把男人们的影子拉得老长。他们叁叁两两往外走,衣襟上沾着酒气,鞋底带着青苔的湿痕。明早他们又要变成雷厉风行的科长、司机、车间主任,但此刻走在巷子里,他们只是松快的穆棱男人。巷口的芙蓉树今年开花特别盛,粉嘟嘟的花瓣落在晚归人的肩头,像在说:明日还来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