贵港学生品茶工作室,贵港学子茶艺交流空间
走进这家藏在校园角落的小店,你会闻到空气中飘着的淡淡茶香。几个学生围坐在原木茶桌旁,正盯着茶艺师手里那只青瓷盖碗。“快看!茶叶舒展开了!”一个扎马尾的女生轻声喊道。这里的茶具很简单——白瓷盖碗、玻璃公道杯、几个品茗杯,但每个人的眼神都特别亮。
不只是喝茶的地方
你可能想问,学生们为什么愿意把课余时间花在这儿?刚开始我也好奇,直到听见两个男生的对话。“上次那个凤凰单丛,喝完后喉咙里居然有甜味!”戴眼镜的男生边说边比划。他的朋友笑着接话:“我现在能分清香精茶和天然茶了,鼻子灵了不少。”其实啊,这个贵港学生品茶工作室早就不是简单的喝茶场所了。有人在这里认识了现在的创业伙伴,有人通过茶艺表演找到了兼职,还有几个学长学姐,居然因为在茶会上的创意碰撞,组队拿了个创业比赛奖项。
记得有个总坐角落的女生,第一次来时连茶壶都不敢碰。现在呢?她能熟练地给大家演示如何用盖碗泡出不涩的茶汤。“水温很关键,”她常这么说,“就像交朋友,太急会烫着,太冷又泡不开。”这种成长,或许就是工作室最珍贵的收获吧。
茶香里的悄悄变化
刚开始那会儿,来的人多半是图个新鲜。有个男生坦白地说,他最初只是来找个安静地方写作业。结果写着写着,被邻桌的武夷岩茶香气吸引了。“那种炭火香很特别,像是……嗯,像是烤红薯的甜香加上矿石的味道?”他努力寻找合适的描述。现在他已经成了岩茶爱好者,还带着整个宿舍的人都来了。
这种变化悄悄发生着。你会发现,当大家放下手机,专注于手中的那杯茶时,话题自然就打开了。从茶叶品种聊到各自老家的茶俗,从泡茶手法谈到学习方法。有个常来的同学说得挺在理:“在这里待久了,连做实验报告都更沉得住气了。”确实,等待一泡茶慢慢舒展的过程,不知不觉培养了大家的耐心。
最近工作室多了块留言板,上面贴满了便利贴。有分享喝茶心得的,有约定下次茶会时间的,还有用茶名写的小诗。最有趣的是张画着漫画的纸条:两个小人对坐饮茶,气泡对话框里写着“比图书馆自在,比咖啡馆温暖”。这话倒是挺贴切的。
窗外桂花开了又谢,茶桌上的茶换了一轮又一轮。那个曾经怯生生的女生,如今正在教新生辨别铁观音的“音韵”。她轻轻晃着品茗杯说:“好茶喝下去,会从喉咙里返回香气。”就像这段时光,看似平淡的日常,都在往后岁月里留下回甘。
玻璃壶里的茶汤透着暖光,新一拨学生正在学习闻香。他们或许还没意识到,在这个贵港学子茶艺交流空间里,收获的远不止茶知识。那些安静的陪伴,偶然的启发,还有举起茶杯时相视一笑的默契,都在悄悄编织着比茶香更持久的东西。茶凉了可以再续,而这些时光,一旦沉淀下来,就成了青春里特别的味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