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宫大学城附近的暗巷在哪里啊,南宫大学城附近暗巷位置在哪
巷口那盏昏黄的灯
昨天学弟突然发微信问我:南宫大学城附近的暗巷在哪里啊?看到消息时我刚从图书馆出来,夜幕里教学楼的灯火星星点点。这个问题让我愣了半天——现在谁还会特意找暗巷呢?
说实话,我第一次听说这些巷子还是叁年前刚入学时。那时学长指着教学楼后面说,往西走过两个路口,那些老房子中间夹着几条窄巷子。白天看就是普通的过道,晚上路灯不太亮,显得特别安静。附近的居民管那儿叫“小巷人家”,因为巷子深处还住着几户没搬迁的人家。
我决定带学弟去看看。穿过热闹的小吃街,再往前走,商铺的灯光渐渐稀疏。拐过街角,眼前突然安静下来。这里的路灯确实比较暗,勉强能看清脚下的石板路。学弟小声嘀咕:“这就是南宫大学城附近暗巷位置在哪的具体地点啊。”
巷子比想象中干净,墙角的青苔在昏暗光线下泛着深绿色。我们慢慢往里走,能闻到老房子特有的砖石气息。最让我意外的是,巷子深处居然还亮着一盏灯——那是家开了二十多年的修鞋铺,老师傅正低头缝补运动鞋。
老师傅抬头看见我们,笑着说:“又是大学生来逛巷子吧?这些年好多学生晚上过来散步。”他手上的活计没停,“以前这条巷子可热闹了,现在年轻人都在前面商业街活动,这儿反倒清净了。”
确实,站在这条巷子里,能听见前面街道隐约传来的喧闹,但这里的时间仿佛走得更慢些。斜对面有户人家虚掩着门,飘出淡淡的饭菜香。学弟突然说:“其实我就是想找个安静的地方走走,宿舍太吵了。”
这让我想起大二那年,准备考研那阵子,我经常晚上来这儿踱步背书。巷子尽头的石凳成了我的秘密基地,偶尔会有流浪猫蹲在墙头打量我。那种安静和宿舍楼的嘈杂完全不同,能让人真正静下心来。
老师傅收拾着工具箱,准备打烊了。他锁上店铺的木门,转身告诉我们:“再过两个月,这片也要改造了。你们要逛趁早哦。”学弟听了有些怅然,掏出手机拍了张巷子的夜景。
往回走的路上,学弟说他明白了。找暗巷不是追求什么刺激,而是想在忙碌的大学生活里,找个能喘口气的角落。就像这巷子,虽然被称作“暗巷”,实际上只是个被时代脚步稍稍落在后面的普通街巷。
快到宿舍时,学弟又把那个问题问了一遍:南宫大学城附近的暗巷在哪里啊?这次他没等我回答,自己笑着说:“其实不用特意找,每个角落都有自己的故事。”路灯下,他的影子拉得很长,就像那些巷子一样,在明暗交错中延伸向远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