博乐附近100块钱的爱情,百元情感在博乐
傍晚的阳光把博乐老街照得泛黄,我蹲在路牙子上等小张。这小子在电话里神秘兮兮地说,要带我去见识什么叫“博乐附近100块钱的爱情”。
摩托车突突地冒着黑烟停在我面前。小张摘掉头盔,露出被风吹得乱糟糟的头发:“发什么呆?上车!”
老街深处的灯光
叁轮车在巷子里拐了七八个弯,最后停在一栋老居民楼下。楼道里飘着饭香,还能听见哪家孩子在练琴。上到叁楼,推开虚掩的铁门,十来平的屋子里摆着四张方桌,每桌都围坐着人。穿碎花围裙的老板娘正把热气腾腾的拉条子端到客人面前。
“这就是你说的……百元情感在博乐?”我有点懵。
小张已经坐下掰开筷子:“两份过油肉拌面,加面!”
老板娘在围裙上擦着手走过来:“今天羊肉好,要不要加个烤肉?”
“四串!再来两瓶格瓦斯。”小张冲我眨眨眼,“你看这一桌,面30,烤肉20,饮料10块,正好六十。两个人吃撑。”
邻桌是对年轻情侣,女孩把碗里的羊肉夹到男孩碗里:“你多吃点,下午还要送货。”男孩憨笑着,把自己碗里的煎蛋拨回去。他们手边放着电动车钥匙,头盔上是某外卖平台的贴纸。
“常客了。”老板娘边剥蒜边说,“那小伙子跑外卖的,姑娘在超市收银。每周末都来,就点一份大盘鸡,两碗米饭。姑娘总说肉太多吃不完,其实啊……”她没说完,只是笑笑。
藏在食物里的心意
我们的面来了,盘子有脸盆那么大。金黄的过油肉,红绿辣椒,拉条子筋道,每根都裹着酱汁。小张吸溜着面条,含混不清地说:“我爸追我妈的时候,就在这家店。那会儿他还是穷小子,我妈在纺织厂上班。每次发工资,他就请我妈来吃拌面。”
“然后呢?”
“后来他们结婚了呗。现在我爸开装修公司,能天天带我妈下馆子,可他们还是常来这儿。”小张用筷子指指墙上的照片,“喏,看见没?”
墙上挂着发黄的合影,应该是很多年前了——年轻的小张父母和老板娘并肩站着,背后是这家更小更旧的店面。
我想起刚才那对情侣。或许所谓博乐附近100块钱的爱情,不是真的标价一百,而是在有限的条件下,依然愿意把最好的留给对方。就像那姑娘说“肉太多”,就像男孩悄悄加个煎蛋。
老板娘又端来两碗酸奶:“送的,自家做的。”酸奶上撒着熟芝麻,还淋了蜂蜜。
隔壁桌来了对老夫妻。大爷小心翼翼地把拌面拌匀,推到大妈面前,又把自己的茶水倒给她半杯。整个过程很自然,两人都没说话。大妈吃了几口,把盘子推回去,大爷这才开始吃。
小张压低声音:“这老两口住隔壁单元,儿女都在外地。每周叁雷打不动来吃面。”
“就为吃面?”
“老太太阿尔茨海默症,很多事记不清了,就记得这家店的味道。”小张顿了顿,“听说他们年轻时第一次约会就是在这儿。”
我突然明白,百元情感在博乐从来不是廉价的意思。在这座小城,一百块可以是一顿两人份的拌面,可以是几串烤肉,也可以是一起度过的一小时。没有烛光晚餐,没有贵重礼物,但那份心意,和那些昂贵的浪漫没什么两样。
离开时天已经黑了。老街亮起暖黄的灯,那家小店还亮着,像这座城市里永不熄灭的温暖。摩托车发动前,我回头看了一眼——店里坐满了人,每张桌子都在发生着自己的故事。
小张递给我头盔:“怎么样,这一百块花得值吧?”
我没说话,只是笑笑。晚风吹过,带着孜然和烤肉的香气,还有这座小城特有的,某种让人安心的味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