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化品茶上课群辩辩,通化茶艺学习交流辩辩群
最近啊,我微信里加了个挺特别的群,叫“通化品茶上课群辩辩”。说实话,刚开始就是好奇,身边好几个朋友都加了,说是能学到东西。我这人平时也爱泡杯茶,但要说多懂,那还真谈不上。
进群以后才发现,这里头热闹着呢。群主是个在通化做了十几年茶叶生意的老师傅,每周都会固定安排“上课”。说是上课,其实特别轻松,就是大家在蚕蚕群里你一言我一语地聊。老师傅经常发语音,用他那带着点东北味儿的普通话,慢悠悠地讲怎么区分新茶陈茶,怎么根据季节选茶。比如前几天,他就现场拍了段视频,演示怎么用盖碗泡绿茶,水温怎么控制,讲得特别细。看了我才明白,以前自己那真是瞎泡,白白糟蹋了好茶叶。
这里不只是学泡茶
这个通化茶艺学习交流辩辩群,有意思的地方在于,它不光是教你技巧。有一回,老师傅聊起通化本地一种老茶树的历史,从什么时候开始种的,经历了哪些年头,讲到动情处,能听出他对那片土地和茶的感情。群里天南地北的人都有,大家也会分享自己家乡的茶。云南的茶友晒他家的普洱饼,福建的朋友讲他的铁观音,我们通化的呢,就聊聊自己山里的特色。这么一交流,感觉手里的这杯茶,味道更厚重了。
群里氛围特别好,没人摆什么专家架子。我记得有次一个新入群的朋友,问了个挺基础的问题,说“茶叶是不是都要用滚开的水冲啊?”。要是别的地方,可能有人会笑话。但在我们这儿,马上就有好几个人热情地解答,还补充了好多例子。这种氛围,让人愿意开口问,不怕出错。慢慢地,我自己也敢分享一些小心得了,比如发现某种茶配上一点点蜂蜜,别有风味。
现在啊,每天打开这个“通化品茶上课群辩辩”看看,已经成了习惯。不只是学知识,更像是一种陪伴。泡茶的时候,会不自觉地想起群里聊过的内容,手法更讲究了,心情也更静了。如果你也对茶感兴趣,想找个地方从头学起,或者想和懂茶的朋友们交流,这个通化茶艺学习交流辩辩群,或许真是个不错的选择。至少在我这儿,它让喝茶这件事,变得有意思多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