赤峰海选场子,赤峰选拔活动现场
舞台上的小伙子刚唱完最后一句,台下稀稀拉拉的掌声还没落,就看见评委席中间那位老师往前凑了凑话筒。“条件不错,就是这句‘向天再借五百年’差点意思,得像攥着点什么似的,把那个劲儿唱出来。”他话音没落,旁边另一位女评委就接上了:“对对,你看你刚才这个手势,要是再打开一点就更好了。”小伙子在台上一边点头一边擦汗,那表情,又紧张又带着点笑。
这就是赤峰海选场子里最常见的光景。你要是头一回来这种地方,保准会觉得眼花缭乱。整个现场那叫一个热闹,这边刚下场一个跳蒙古族顶碗舞的姑娘,那边就上来个拉马头琴的大爷;有穿着练功服来唱京剧的,也有牛仔裤配罢恤唱流行歌的。等待区那一片就更不用说了,有闭着眼睛念念有词背歌词的,有对着墙边镜子最后整理一下发型的,还有几个凑在一块互相打气的。
台前幕后那些事儿
我找了个靠后的位置坐下,旁边是个本地来看热闹的大姐。她挺热心地给我指点:“瞧见没,那个穿红裙子的小姑娘,这都第叁回来参加了,一次比一次唱得好。”正说着,红裙姑娘上台了,一开口是首《美丽的草原我的家》,声音清亮亮的,还真有那么点味道。唱到一半,评委里那位年纪大点的老师不住地点头。
要说这赤峰选拔活动现场最打动人的,倒不全是那些唱得最好的。有个四十多岁的大哥,上来唱了首自己改编的民歌,调子跑得那叫一个自由自在,台下有人忍不住笑出声。可你看他那个投入的劲儿,闭着眼,晃着脑袋,完全沉醉在自己的世界里。评委老师们也挺为难,互相看了看,最后还是那位女评委开口:“这位选手,您这个……感情是很饱满的。”
后台那边更是另一番景象。化妆间里挤满了人,有个阿姨正帮着女儿整理头饰,嘴里不停叮嘱着:“别紧张,就跟平时在家练一样。”另一边,几个小伙子凑在一起看手机视频,大概是在研究别人的表演。墙角蹲着个大叔,手里拿着快板,嘴里低声念叨着,那专注的神情,像是周围的热闹都跟他没关系。
工作人员在人群里穿梭,举着喇叭喊号:“038号准备!039号到候场区!”那声音在嘈杂的背景音里时断时续。有个小姑娘大概是太紧张了,临上台前突然说要上厕所,带队的老师急得直跺脚:“快点快点,马上就轮到你了!”
我转到评委席附近站了会儿,正好听见他们休息时的闲聊。那位年纪大的老师说:“今年好苗子不少,就是缺了点舞台经验。”年轻点的评委笑了:“您要求别太高,这毕竟是海选,慢慢来嘛。”他们传看着手里的评分表,时不时低声交流几句。
天渐渐暗下来,场内灯光显得更亮了。台上换了个唱长调的牧民,那声音一起,原本有些嘈杂的现场渐渐安静下来。他那声音,像是从很远的地方飘过来,又像是直接从地里长出来的,听得人心里一阵阵发紧。唱完了,台下静了好几秒,才突然爆发出掌声。
门口签到处,刚结束表演的人迟迟不愿离开,叁叁两两地交流着心得。有个小伙子兴奋地跟同伴比划:“评委老师说我的发声位置对了!”另一个则有些沮丧:“我太紧张了,第二段差点忘词。”工作人员开始收拾东西,音响里传来断断续续的测试声。这个普通的周末,因为这场赤峰海选场子,变得有点不一样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