栖霞快餐品茶工作室,栖霞快捷茶餐工作室
走过栖霞区的几条老街,拐角处忽然冒出两家招牌相似的店——左边是“栖霞快餐品茶工作室”,右边是“栖霞快捷茶餐工作室”。乍看像双胞胎,仔细瞧才发现门脸布置完全不同。
先进了左边这家栖霞快餐品茶工作室。竹帘半卷,柜台上摆着青瓷茶具,墙上的价目表挺有意思:龙井炒饭二十八,普洱卤肉饭叁十二。老板正用紫砂壶冲泡凤凰单丛,茶香混着饭香飘过来。“要不要试试我们的招牌?”他舀起一勺铁观音炖鸡汤,“茶汤都是现煮的,米饭用茶汤蒸,肉用茶叶腌。”
当茶香遇见烟火气
正聊着,隔壁建筑工地的老师傅推门进来:“老样子,茉莉花茶配排骨饭。”他说在这吃了大半年,最喜欢饭后那杯免费续的茉莉花茶,“比超市卖的瓶装茶够味多了。”老板笑着往他杯里添茶:“我们这的栖霞快餐品茶工作室,讲究的就是现泡现吃。”
好奇心驱使我走进对面的栖霞快捷茶餐工作室。这里更像现代茶饮店,吧台摆着萃茶机,穿围裙的姑娘正在摇雪克杯。菜单上有茶泡饭套餐,也有冰萃茶拿铁。“我们的茶都是用萃取工艺做的,”姑娘递来试饮杯,“同样一份茶叶,能做出热茶、冷萃和茶冻叁种吃法。”
两个空间,两种喝茶方式。老店守着紫砂壶小火慢煨的传统,新店玩着萃茶机快速提取的花样。但奇妙的是,两家生意都不错。下午叁点,上班族挤满新店点茶咖,退休大爷则在老店慢悠悠品功夫茶。
忽然注意到个细节——老店老板打烊后会去新店买冷萃茶,新店姑娘早上总会到老店带份茶渍饭。问起来,他们都笑着说:“他家确实有我们学不来的地方。”这大概就是传统与创新之间微妙的默契吧。
黄昏时两家店都亮起暖黄的灯。外带窗口排起队,茶香漫过整条街。或许在快节奏的生活里,人们既需要五分钟能喝完的便携茶饮,也渴望能坐下来慢慢品味的时光。这两家店像约好了似的,用不同方式守护着同样的茶香。
路过的人不会深究哪家更地道,他们只是推门而入,在熟悉的香气的确,当茶香遇见快餐,当传统遇见快捷,反而生发出别样的活力。下次经过栖霞区,不妨也来找找这两家店——或许你也会有属于自己的发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