鹰潭50元一次女农民工到哪找,鹰潭50元女临时工去哪寻
路边偶遇的对话
昨儿个在鹰潭老火车站附近等人,听见两个中年男人蹲在路边抽烟闲聊。一个穿着旧工装的大哥挠着头说:“这年头活儿真难找,想寻个临时帮忙的女工,一天给个五十块,愣是不知道上哪儿找去。”旁边戴帽子那位咂咂嘴接话:“可不是嘛,我那边仓库要搬点货,也是想找两个女临时工,转悠两天了没找着。”
这话让我心里咯噔一下。五十块钱在现在能干啥?也就是两碗牛肉面加个凉菜的钱。可偏偏就有人为了这五十块,顶着日头四处找活儿干。她们可能天没亮就蹲在劳务市场门口,可能揣着个写有“零工”字样的纸牌在建材城转悠,也可能透过老乡群里的只言片语打听机会。
劳务市场的清晨
今儿起了个大早,特意去了趟城东的劳务市场。才五点半,空地上已经黑压压站了百来号人。男人们大多聚在一起抽烟聊天,女工们则叁叁两两靠在墙边,手里攥着布包,眼睛不时望向路口。有个穿格子衬衫的大姐,看见像是雇主的人就往前凑半步,嘴唇动了动又缩回去,手里的塑料瓶捏得咔咔响。
我假装要找人打扫卫生,刚站定就被五六个人围住。“老板要干嘛活?”“我去行不?我力气大!”七嘴八舌间,那个格子衬衫大姐总算挤到前面,声音不大但很急:“洗衣服做饭我都行,五十块就行。”她说话时一直低着头搓手指,指甲缝里还留着昨天干活沾到的水泥印子。
藏在数字背后的人生
后来在路边早餐摊又遇见那位大姐,她正就着免费咸菜喝白粥。聊起来才知道,她男人在工地摔伤了腰,儿子在县里读高中,每周都要钱。她说:“五十块够买叁天的菜了,有时候还能称点肉沫给孩他爹补补。”问她为什么不去当长期工,她苦笑着摇头:“长期工不要我们这个年纪的,再说家里病人随时要照顾,只能做鹰潭50元一次的零工。”
摊主老王偷偷告诉我,这些女农民工到哪找活干都有固定路线——周一在建材市场等装修活,周二去批发市场帮搬货,周叁守在家政公司门口...她们像候鸟一样在城市缝隙里迁徙,就为了挣那几张皱巴巴的钞票。
手机里的世界
现在情况有点不一样了。我在劳务市场看见好几个大姐都在用智能手机,虽然都是些旧款。她们会在一个叫“鹰潭零工群”的微信群里蹲活儿,群里时不时跳出“超市理货一天80”“饭店洗碗半天40”这样的消息。可鹰潭50元女临时工的活儿还是最多,也抢得最快。
有个扎马尾的姑娘给我看她的微信钱包,余额永远不超过两百。“都是当天挣当天花完”,她划拉着屏幕,“房东催房租,学校催补课费,医院催药费...五十块?够我儿子一周的早餐钱了。”说完把手机塞回兜里,那是个用透明胶缠着裂痕的旧手机。
从劳务市场出来时已经日上叁竿,我看见早上那个格子衬衫大姐终于接到活儿——跟着去仓库打包衣服,工钱正好是五十块。她小跑着跟雇主上电动叁轮时,脸上终于有了点笑模样。这让我想起她说的那句话:“我们不挑价钱,有活干就知足了。”城市还在继续苏醒,而她们已经为这五十块奔波了大半个早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