桦甸初中生800元3小时电话,学生高价通话叁小时
这事儿听起来简直像编的,对吧?桦甸初中生800元3小时电话,我头回听说时也直摇头。现在孩子打个电话都这么烧钱了?
前两天跟老同学聊天,他孩子在桦甸上初二,说起这事儿直叹气。原来他家孩子上学期成绩掉得厉害,后来才发现,每天晚上关灯后抱着手机跟人“煲电话粥”,叁个月愣是花了小两千话费。
电话那头究竟是谁
仔细一问才明白,这哪是普通聊天啊。对方是个自称“学习导师”的人,专门给初中生做“心理疏导”和“学业规划”。每小时收费266元,比大学生家教贵出两叁倍。孩子说是同学介绍的,现在他们班好几个同学都在参加这种深夜电话辅导。
你说怪不怪?白天在学校不听讲,晚上花大价钱电话补课?我琢磨着,这里头肯定有蹊跷。那个“导师”据说特别会说话,总能说到孩子心坎里。孩子跟他通话后,整个人都变了,开口闭口都是“人生规划”“认知升级”这些词。
后来辗转联系到另一位家长,她女儿也参加过这种高价通话。女孩说最开始是免费试听,对方特别耐心,慢慢就被说服了。“他说学校老师教的都过时了,跟他学才能赢在起跑线上。”
背后的生意经
这种学生高价通话叁小时的模式,现在在不少地方都有。他们专挑初中生下手,因为这个年纪的孩子正处在叛逆期,又面临中考压力。那些“导师”打着心理辅导的幌子,实际上是在贩卖焦虑。
我特意查了查,这种服务通常分几个档次:最便宜的是每周一次通话,每月就要800块;贵的还有“痴滨笔专属服务”,一个月能要到叁千多。他们不给开发票,不留真实姓名,全部通过社交软件联系。
有个家长跟我说,她发现孩子在通话时都在记笔记,本来还挺欣慰。后来偷看笔记才发现,上面写的全是“父母不理解你很正常”“要学会对抗传统教育”这类话。这哪是辅导功课,分明是在挑拨亲子关系嘛。
更让人担心的是,这些通话内容完全没有监管。谁知道电话那头的人到底什么来路?万一把孩子带偏了,找谁说理去?
孩子们为什么买单
想想我们上初中那会儿,放学就是疯玩。现在的孩子压力太大了,课业重,父母期望高,心里有话没处说。这时候来个“善解人意”的成年人,孩子很容易就把他当知心朋友。
我邻居家孩子就说:“学校里没人认真听我说话,但电话里的老师不一样。”这话听着真心酸。孩子们渴望被理解、被重视,这就让那些钻空子的人有机可乘。
而且初中生正处在要面子的年纪,看到同学都在参加,自己要不参加,好像就落伍了。这种攀比心理,也被那些人利用得淋漓尽致。
说到底,桦甸初中生800元3小时电话这种事能存在,还是因为孩子们真正的需求没被满足。他们需要倾诉,需要引导,需要有人帮他们度过这个迷茫的年纪。
现在不少学校都配备了心理咨询师,可很多孩子宁愿找陌生人,也不愿去找学校的老师。这个问题,真的值得深思。或许我们应该想想,怎么才能让孩子们愿意跟我们说心里话,而不是花着冤枉钱,去找那些来路不明的“导师”。
这件事给我的触动挺大的。教育这件事,光盯着分数真的不行。孩子的内心世界,更需要我们用心去关注。要不然,今天可能是花800块打电话,明天还不知道会出什么幺蛾子。